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积极应对就诊高峰 筑牢儿童健康防线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随着季节性疾病高发期的到来,各大医院儿科近日迎来就诊高峰。在这场与疾病的无声“战役”中,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面对激增的就诊患儿,儿科综合病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科上下进入“战时”状态。在病房满员的情况下,走廊加床全部开放,护士们小跑着穿梭于护士站、治疗室与病房之间,脚步匆忙却井然有序。她们的声音因反复解释和安抚患儿变得沙哑,但脸上的微笑与眼中的关切始终未减。

  “我们从上班到下班,几乎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一名资深护士一边熟练地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一边说,“但看到孩子们能快点好起来,再累也值得。”

  医生们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加,查房、下医嘱、写病历、与家属沟通......他们像上紧发条的陀螺,在高强度、高负荷的状态下连续运转。

  儿科主任张明霞是科室的“定海神针”,她的排班表总是最满的。因科室人员紧张,她主动参与科室值夜班,她的办公室常常彻夜通明——她不是在处理科内紧急事务,就是在病房巡视、守护危重患儿。

  “张主任已经连续两周住在医院了。”科室同事心疼地说,“她总说‘我在,大家心里就踏实’。有她在,我们确实有了主心骨,再难的关也能挺过去。”

  张明霞的昼夜值守并非个例。科室医生、护士长及护士也纷纷主动延长工作时间、放弃休息,确保24小时都有高年资医护人员在岗值守。

  从黎明到深夜,长长的走廊里总有护士们穿梭的身影。一个班次下来,她们的双腿沉重如灌铅,嗓子因千百次解释与安抚变得沙哑。但每当走向下一张病床,她们总会深吸一口气,重新扬起微笑。

  面对哭闹抗拒的孩子,她们是“魔法师”,总能从口袋里掏出各种小玩具,或轻声讲起温柔的故事;面对心急如焚的家长,她们是耐心的“解说员”与情绪“稳定器”,总能用专业知识与冷静态度化解焦虑。

  “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到入院时蔫蔫的孩子,经过治疗后活蹦乱跳地和我们说‘谢谢阿姨,再见’。”一名年轻医生笑着说,尽管她的眼里满是倦意。

  医护人员的付出,家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候诊区悄然出现的手工花朵、暖心卡片,以及家长们一句句真诚的“你们辛苦了,请保重身体”,都化作涓涓细流,温暖着医护人员的心田。

  儿科,是离希望最近、也离压力最近的地方。在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守护;没有退缩犹豫,只有逆风前行。

(师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