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校际教研促提升

经开区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校际联合教研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课堂深耕,新知频现。为进一步落实新乡市教育局“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工作要求,打破校际教学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激发教师教学创新活力,切实提升语文常态课教学质量,10月21日,经开区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校际联合教研活动在该区经四路小学顺利开展。

  本次活动聚焦四年级语文课文《精卫填海》,汇聚经开区滨河小学、经开区经四路小学、经开区大杨庄小学三校教师力量,以多样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为全区语文教师呈现了一场教研盛宴。

  同课异构显匠心。活动第一环节为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三所学校的教师围绕《精卫填海》展开差异化教学,各展所长。

  滨河小学冯龑老师以“金牌讲解员”为引线,通过梳理故事脉络、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讲解故事,体会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课堂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环节设计层层递进。经四路小学何婷老师立足学情,将“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感悟精卫精神”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夯实文言文基础,感受古文韵律之美。大杨庄小学冯明香老师结合历史背景讲解神话起源,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精卫精神的当代意义,实现知识迁移与价值引领的融合。

  评课反思共成长。教学展示结束后,活动进入集中评课与教研管理感悟分享环节。三校评课老师与校长随后依次参与研讨:评课老师既肯定三位老师的课堂亮点,又提出改进建议;而三校校长则聚焦“同课异构活动价值”与“常态课质量提升路径”分享核心感悟,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大力加强校际教研联动,全力推动语文教学从“常态”阶段加速迈向“优质”新境,其对教学发展方向的指引成为研讨环节的关键点。

  外邀专家育才小学国家级骨干教师、正高级教师宋晓倩则结合三节课的表现进行综合点评,并提出优化的方向,如文本教学需深化,不仅要“读通、读懂”故事,更要引导学生感悟神话中神异奇幻的想象,借此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拓展阅读环节,助力学生从“基础认知”向“深度理解”进阶,让神话真正成为培育文化自信的优质载体。

  校际联动启新程。经四路小学此次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活动,是经开区推进区域教研一体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同一课题、不同设计、共同研讨”的模式,不仅为教师搭建了展示与学习的平台,更让全区语文教师在“比较—反思—借鉴”中深化对课堂教学的理解。

  下一步,经开区将持续以同课异构、校际联合教研等形式,推动各学科教学创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陈国众 张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