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餐桌上的寄生虫病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近年来,随着外出就餐机会的增加,人们猎奇尝鲜、片面追求生鲜口味及喜爱烧、烤、涮等的饮食习惯,使城市居民食源性寄生虫致病率不断上升。
一、什么是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一类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品而感染的寄生虫病。
二、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哪些?
我国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有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带绦虫病等。
1.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是当前我国广泛流行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具有分布范围广、所致病症重、疾病负担高的特点。肝吸虫是肝胆管癌和肝癌的重要诱因生物。
临床症状:肝吸虫病轻度感染者常无症状,很多患者会表现为慢性过程,感染后逐渐出现疲劳、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大量繁殖会引起胆汁堵塞、胆管发炎、肝纤维化、肝硬化。
感染途径:肝吸虫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淡水虾。人们常因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淡水虾而感染肝吸虫病。
2.肺吸虫病
肺吸虫病是由并殖吸虫在宿主肺部寄生或体内各脏器间移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临床症状:人感染肺吸虫病后会出现咳嗽、胸痛、铁锈色血痰、胸膜病变、皮下包块、腹痛、腹泻等症状和体征,寄生于脑部可形成脑内多发性囊肿,出现剧烈的头痛、癫痫、瘫痪、视力减退、头颈强直、失语等症状。
感染途径:生吃或半生吃含有囊蚴的溪蟹、蝲蛄导致肺吸虫病。
3.带绦虫病
带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可以引起人类带绦虫感染。带绦虫体形扁平,可长至6米以上,身体有节,呈白色或浅黄色。
临床症状: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患者有上腹或全腹隐痛、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
感染途径: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为猪、牛,人们多因食入含囊尾蚴的生肉或烧、烤、涮的半生肉而引起感染。
三、如何远离餐桌上的寄生虫病?
1.从正规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购买肉类和水产品;
2.改变生食、半生食肉类和水产品的饮食习惯,吃火锅、烧烤时,一定要涮熟、烤透;
3.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生食水果和蔬菜要用流动的清水洗干净;4.厨房内的刀具、砧板和容器要生熟分开,不可混用;
5.有生食或者半生食习惯的人群,一旦出现疑似寄生虫感染的症状要及早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李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