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区域医疗中心职责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市中心医院举办消化道早癌诊治培训班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秋阳正好,硕果满枝。为深入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消化道早癌防治技术向基层延伸,全面提升区域内诊疗同质化水平,近日,市中心医院在东院区学术厅举办“消化道早癌诊治暨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手把手’培训班”。河南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知名消化病专家常廷民,市中心医院院长助理王慧敏出席会议,来自豫北地区各级医疗单位的100余名内镜医师齐聚于此,共赴学术盛宴,同练内镜技艺。开幕式由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内镜诊疗部主任姜红建主持。

  ESD是治疗消化道早癌、间质瘤、较大息肉等胃肠道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关键技术,可替代传统外科手术,在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大肠癌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此次培训是市中心医院履行区域医疗中心职责、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具体行动,通过“手把手”精准教学,旨在切实提升基层医师的临床实操能力与专业硬实力,为构建区域消化道肿瘤防治体系筑牢基础。

  开幕式上,王慧敏致欢迎辞。她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及参会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同时深入剖析了消化道早癌筛查与精准治疗对保障群众健康福祉的重要意义,为本次培训奠定了务实高效的基调。

  理论授课环节,专家团队倾囊相“授”,围绕食管早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概述、早期胃癌放大内镜的诊断基础等核心专题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既有前沿理论支撑,又包含丰富的实战经验,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学员专注聆听、认真记录,纷纷表示课程干货满满,有效拓宽了大家的诊疗思路,收获颇丰。

  手术演示环节,专家现场开展高难度操作,先后演示消化道早癌ESD术、结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腺瘤(LST)ESD术及精查胃镜操作。分会场内,学员认真观摩专家在方寸内镜下演示的精湛技艺,直观学习复杂病例的诊疗思路与操作技巧,对ESD术的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食管、胃部、结直肠等消化道早癌症状隐匿,但若能及时发现并干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较高水平。然而,基层医疗机构普遍面临内镜操作不规范、早癌病灶“难发现、难识别、难治疗”的困境,导致许多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针对这一临床痛点,本次培训班创新教学模式,摒弃传统“只听不练”的弊端,以“手把手”实战教学为核心,设置多个模拟操作台,配备充足离体猪胃标本。在专家导师“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下,学员轮流上阵,完整演练黏膜下注射、环周切开、黏膜下剥离、创面处理等ESD关键操作步骤。专家耐心纠正每一个动作细节,细致传授手感与力道把控技巧,实时解答操作中的疑问,让学员真正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操掌握”的跨越,操作室内学员学习热情高涨。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集中展现了市中心医院在消化内镜诊疗领域的技术实力与组织能力,更通过搭建高端学术交流与实战技能提升平台,为提升豫北地区消化内镜整体诊疗水平、惠及更多百姓健康注入强劲动力。未来,市中心医院将持续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引领作用,为推动“健康中原”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祁代华孙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