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市市场监管局以“四个聚焦”“四个着力”助民营经济提质增效
民营经济是环境经济,营商环境的好坏关乎民营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四个聚焦”“四个着力”,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发展内生动力,有效破除发展障碍堵点,支持民营经济实现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高质量的发展。
聚焦“快准入”,着力“优环境”。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梳理116项市级事项,组建专业“导办帮办”团队,推出“预约办、延时办、马上办、上门办”等个性化服务,通过流程重塑、材料精简,大幅压缩企业开办、变更、注销时限,普遍实现线下“最多跑一次”、线上“零跑动”。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机制,推动更多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掌上可办”;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需求,主动提供到期提醒、续办服务;以“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探索拓展智慧场景,以数字化驱动“智能审”“无感办”覆盖更多高频事项。尤其针对企业变更迁移痛点,将“迁入申请、迁出申请、档案移交、变更登记”4个环节整合为“迁入变更登记”一个环节,企业迁移提交材料减少70%,办事环节压缩60%以上,办理时限缩减至6个工作日内。截至7月底,我市实有经营主体63.52万户,同比增长5.31%,居全省第六位。其中,企业18.31万户,同比增长6.33%;个体户43.94万户,同比增长5.16%;全市个转企共968家,企业个体比为41.67%,居全省第六位。
聚焦“降成本”,着力“减负担”。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市市场监管局制定“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包括58项部门联合抽查计划、153项抽查事项。在推进“一业一查”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完成抽查计划55个,检查对象344家次;跨部门完成抽查计划252个,检查对象567家次。健全协同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了覆盖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全流程信用修复机制,全面推行线上信用修复和“承诺+容缺”受理,对非关键材料允许事后补交。截至目前,为经营主体办理信用修复2902家次。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该局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五项行动”,落实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执法程序,优化行政检查方式,推行“综合查一次”和包容审慎监管,对于违法行为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的案件,在督促整改到位后实行免罚轻罚,强化跟踪指导。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办理依法不予处罚案件390起、减轻处罚案件352起、从轻处罚案件285起、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案件18起。
聚焦“真公平”,着力“破壁垒”。坚决防止和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委党校,将公平竞争法律和政策纳入市委党校培训课程,各县(市、区)政府主管领导、各市直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业务骨干,共110余人参加培训,全面提升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公平竞争理念和政策实施能力。深入推进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市市场监管局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问题政策措施清理力度,清理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项规定和做法。《新乡市公平竞争会同审查工作指引》发布以来,我市已审查新增政策措施72项,经审查修改调整政策措施2项,协助查处涉嫌垄断案件2起。构建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推广应用“河南省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办案系统”,在市市场监管局的推动下,目前已实现全市范围内执法办案工作“一个平台处理、一张网络运行”。聚焦平台经济、自然垄断行业、民生领域,强化垄断行为的查处与规制。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着力破除地方保护行为、深化公平竞争治理,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各项权益,培育统一大市场成长“土壤”,让各类企业在公平竞争赛道上你追我赶、共同发展。
聚焦“提信心”,着力“增服务”。聚焦小微企业“轻资产、缺抵押、融资难”痛点,创新“质量信用+金融服务”模式,推动“质量身份证”转化为“融资通行证”,引流“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民营经济。截至7月底,全市共有28家企业共获批1.32亿元认证贷。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促进企业融资需求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精准对接。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专利质押融资17笔2.04亿元。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市市场监管局聚力打造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今年2月,我市企业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新乡市中汇过滤技术有限公司、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威猛振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9件产品获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全市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13件、增幅34%,民营企业创新动能加速释放、持续增强。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建立政府质量奖、省“美豫名品”培育库,入库企业分别达286家、238家。今年1月,卫华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的19类产品被授权使用河南省“美豫名品”公共品牌,总量位居全省第三。我市现有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企业51家、获得省长质量奖的企业11家,位居全省第二位;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企业1家。
(王战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