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法学院学生走进封丘县法院体验“法治之旅”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近日,郑州大学法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封丘县法院,进行沉浸式体验,开启了一场“法治之旅”。

  实地参观——以践促学。当日,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先后参观了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等场所,在实地感受法院职责职能的同时,切身体会新时代法院“司法为民”理念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与运用(如图)。在办公楼电子大屏前,滚动播放的法院工作动态和典型案例,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到法院日常运作的严谨性。在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立案流程、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及多元解纷机制的运行模式,使同学们对现代科技赋能司法效率提升、优化司法服务的成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切实感受到了司法工作在便民利民方面的创新实践。执行指挥中心内,高清视频连线系统、应急值守设备等设施,让大家对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决心与举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感叹科技赋能下执行工作的高效与透明。

  每到一处,同学们都认真聆听,并不时就心中疑问与工作人员交流。在边走边看、边听边问中,大家将课本上抽象的法律概念与具体的司法场景紧密结合起来。

  旁听庭审——以案促学。在庄严的审判庭,同学们现场随机旁听了一起民事案件的庭审。法官严谨的审理逻辑、专业的法律阐释,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司法程序的严谨与公正。

  “身临其境的庭审观摩,让我对抽象的法律条文有了具象认知,对法官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担当心生敬意。”一名学生感叹道。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让他们对民事诉讼程序的具体流程有了更清晰的把握,也促使他们思考法律在实践中如何平衡各方权益、实现公平正义。

  庭审结束后,同学们围绕案件涉及的法律争议点和法官的审理思路展开热烈讨论,进一步深化了对法律适用和司法实践的理解。

  座谈交流——以谈促学。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就司法实践中的复杂情况向干警们请教,比如如何在具体案件中准确界定校园霸凌的法律边界,以及电信诈骗案件中证据收集的难点与应对策略。干警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自身丰富的办案经验逐一细致解答,并分享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交流中,同学们积极发言,提出的问题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法学学子对法律实践的关注和思考。通过此次座谈,同学们不仅对法院的工作机制和司法实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进一步明确了作为未来法律人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今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不仅直观感受到了司法工作的严谨与公正,更深刻体会到了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今后将更主动地关注司法实践动态,积极参与法律实务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法律人的初心与使命,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青春力量。

  (郭文涛 司想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