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的“课堂”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辉县市中医院骨三科的暖心相遇
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辉县市中医院骨三科的病房里却涌动着别样的温情。一群放假在家的学生悄然来到医院,成为病房里的“小陪护”。他们在照顾生病的家人之余,还要争分夺秒地学习,但复杂的数学题、晦涩的文言文让他们眉头紧锁,这时,医护人员便成了他们的“课外老师”。
小丽是来给奶奶当陪护的,她总是在忙完护理工作后,就抓紧时间赶作业,遇到问题便向医护人员求助,医护人员也总会耐心解答。王日腾医生说:“昨天她问我一道历史题,我不太明白,下班后就赶快学习了一下,今天赶忙给孩子讲了讲。”此刻,这里仿佛不是医院,而是一间充满书香的教室。
医护人员的善举,源于那分沉甸甸的医德。秦登岭医生常说:“治病救人只是起点,关心患者的心灵才是本分。”他们不仅治愈身体的创伤,还抚慰心灵的焦虑,用知识点燃希望。这种无私的付出,悄然编织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患者家属不再只是求助者,更成了值得信任的朋友;医护人员也不仅是白衣天使,还是孩子们的“课外老师”。医患之间少了隔阂、多了温情,共同在病痛的阴影下,点亮一盏盏求知的明灯。
这短暂的暑假陪护,变成了一场温暖的相遇。当医生放下手术刀、拿起铅笔的那一刻,医德的光辉照亮了整个病房,让医院不再冰冷,而成为充满人情味的港湾。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