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三角地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江红斌
史庄村往东约里许有块“飞地”,被一条铁路和西环路延伸线硬生生切成了三角形。三角地满是速生杨树,林下就是村民刘士清夫妇的养羊场。
沿着三角地的一条直角边或一条斜边均可抵达建在锐角根部的养羊场。暮春,路边馥郁芬芳的油菜花怒放。蜂鸣蝶舞的黄色,把绿叶初绽的杨树渲染得格外俊朗。树林里,羊儿和鸟儿忙着觅食,文静而安逸,只有狗儿偶发几声吠叫,打破宁静,陡增几分祥和,让人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养羊场从锐角开始建起,逐渐增宽,分3个区域,依次是生活仓储区,逼仄的两座砖混平房里,堆满了生活用品和养羊用具;奶羊区在中间,养有30多头耷拉着巨大乳房的奶羊:肉羊区最大,是最后扩建的,100多头膘肥体壮的肉羊慵懒地在圈里散步嬉戏。整个养殖场布局合理,看着清净自然,毫无违和感。
男主人刘士清正值壮年,体格健硕,满脸红光,浑身散发着力量。他十分健谈,带我们参观完养羊场,便讲开了养羊的经历。初中毕业后,他随父亲搞建筑,学泥瓦匠。靠这好手艺外出打工,完全能养活全家人,无奈父母身体不好,孩子们也多,只好在附近打工,收入不高,生活拮据。
他说,他们夫妻俩的养殖事业开始于一只奶羊。
十几年前,父母和孩子们身体虚弱,需要喝奶增加营养。他嫌送上门的羊奶既花钱又掺水,索性养了一只奶羊。谁知这只羊奶水太足,一家人喝不完。邻居们知道了也想喝,还给不菲的报酬。
夫妻俩没想到养奶羊能挣钱,就又养了十几只奶羊,为附近村民提供鲜羊奶。因当场挤奶,质量有保证,顾客越来越多。为避免影响邻居们的生活,他俩就租了这片三角地,建了养羊场。地方大了,夫妻俩有充沛的精力,索性又养了肉羊。肉羊数量大,羊群呈几何级数增长,养羊场便成了现在的规模。
他俩没有任何养羊经验,全凭一股热情和蛮劲儿,村里有人笑话他们有好手艺不利用,去干没把握的事情,不是傻子也是脑子出问题。夫妻俩不服输,非要干出一番成绩让讥讽的人看看。他们硬是顶着冷嘲热讽,不管苦累、不顾艰难,从不气馁,扎扎实实一路干下去,终于让大家刮目相看。
当初,他俩只知道羊是食草动物,就千方百计弄草喂羊。还别说,无论奶羊还是肉羊,养出来个个膘肥体壮,品质上乘。他们发现,喂草的羊不容易生病,体格健壮,奶羊奶汁浓稠且量多,肉羊的瘦肉率高肉质鲜嫩。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他们干脆不喂一粒粮食,完全喂草。
从暮春开始,嫩草多了,他们沿着铁路两侧青草茂盛的地方去放羊,除了刮风下雨之外,几乎天天把羊放出来吃草。
深秋,青草慢慢干枯,但大田里玉米黄豆秸秆很多,还有红薯秧白菜帮萝卜叶都可以做羊的饲料。夫妻俩把这些别人遗弃的东西拉回来,粉碎装包,做成青贮饲料。夫妻俩有的是力气,谁家的玉米秸秆懒得砍掉,他俩就会不计报酬帮人家砍倒,装车拉走,从不嫌脏嫌累。男主人说,咱们最不怕的是出力。力气算什么,今天用完了,明天还会长出来。
冬天,一眼望不到边的麦苗成了羊越冬的绝佳饲料。豫北地区有冬天让羊啃青的习惯,羊啃过的麦地,春天返青后,分蘖多,拔节快,收成高,有人甚至上门请他们的羊去啃青。羊啃青后,越冬不但不掉膘反而增肥,双方都受益。立春后,他们会把羊圈起来,用青贮饲料圈养一阵。他们宁可忙点累点,也决不让一只羊出圈损害麦田。
尽管养羊劳累和忙碌,却有乐趣,夫妻俩把羊看成自己的孩子,倾注全部心血哺育。腊月天寒地冻,许多母羊要分娩羊羔,夫妻俩白天黑夜一刻都不能休息,冒着严寒帮母羊管理羊羔。他们发现,羊也有性格。有的母羊,明明孕着大肚子,却把某个羊羔据为己有,呵护有加,不让亲生母羊近身;有的母羊分娩罢,该吃吃该喝喝,对自己的羊羔视而不见;有的母羊可以让所有的羊羔吃奶,表现出豁达宽容的胸怀;有的母羊则是吝啬鬼,自己的羊羔也不让吃奶。有的羊好战,稍不如意就抵角打架,羊角都抵折了;有的羊却温顺得很,低着头不敢正眼看人。养羊带来了高效益,也带来了快乐,他们脸上总是挂着笑。
养羊场有只牧羊犬,他们叫它“糖豆”,夸这狗仁义,比人还会牧羊。糖豆总是在羊群前边带路,遇到公路与铁路交叉口,糖豆会提前卧在铁道旁,引导羊群顺利通过。放羊的活计由女主人和糖豆执行,男主人可以脱身去干其他活计。糖豆俨然家中的一员,他们夸糖豆,就像在夸自己的孩子。
夫妻俩坚持用草放养的羊群,与圈养的羊有质的不同。刚挤出的鲜奶,带着母羊的体温,温润、洁白、浓稠,流淌着牧羊人的真情。想喝鲜羊奶的人,倾慕鲜奶的上乘品质,不嫌麻烦,亲自到养羊场取奶。鲜奶卖不完时,夫妻俩从不冷冻保存,任由羊羔吃掉。营养好了,羊羔自然长得更快更健康。附近许多工厂,过年过节发福利,都会慕名前来买羊。
讲起养羊经,男主人停不住话头,临送我们走时,还指着树林里一片空地说,准备修个大容量发酵池,青贮更多饲料,为明年扩大规模做准备。他的眼睛熠熠闪光,看得出,他对三角地的情感非常饱满,对养羊场的美好前景充满了信心。
女主人想给养羊场取个响亮的名字,我们感慨说,叫“三角地生态羊场”吧。多么恰当的名字哟,美丽乡村最最离不开的就是像他们夫妻俩这样的纯生态养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