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贴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易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天,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的适应症主要有:
1.慢性皮肤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3.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4.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5.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6.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7.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现代研究发现,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能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
当然,冬病夏治并不局限于药物治疗,还有体育疗法、针灸疗法、饮食疗法等。患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的患者应该从夏季就加强身体锻炼,如做扩胸运动以增强呼吸功能和肺活量,做呼吸操和学习气功防止感冒等。在饮食方面切忌辛辣油腻厚味,多吃一些如核桃等平补肾阳的食物。各种疗法配合起来对尽早治愈“冬病”大有好处。
(胡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