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之痛”有三年 微创技术破难题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患者术后能自己穿衣
本报讯 酷暑寻良医,微创破难题。近日,在市二院骨科三病区的病房里,术后48小时的游泳爱好者张某在康复师指导下缓缓抬起左臂,关节镜下缝合的肩袖组织传来轻微牵拉感。
“这胳膊疼了三年,贴膏药、拔罐都不管用,如今终于能自己穿衣了。”张某激动地说。
张某被确诊为“冈上肌腱全层撕裂”,市二院骨科三病区团队为其实施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手术中,叶挺医生团队通过高清镜头定位撕裂口,植入4枚带线锚钉完成腱—骨重建,并同步处理了关节腔积液和肩峰骨赘。
“微创不等于简单。”叶挺介绍,“对脂肪浸润>50%的巨大撕裂,我们采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技术,再撕裂率降至8.7%。”
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与传统切开手术相比具有六大优势。创伤控制:5mm小切口,出血量<50ml;功能保护:保留肩峰三角肌止点,避免肌肉萎缩;伴随病变处理:同步修复盂唇损伤、清理骨赘;康复周期:术后24小时启动康复,3天~5天可出院;再撕裂率:≤10%;美观性:疤痕隐匿。
据了解,近十年来,骨科三病区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核心医疗能力,重点发展微创技术,并着力拓展四级手术等高精尖技术应用,科室四级、微创手术占比达85%。关节镜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一种医学哲学,用最小干预换取最大功能恢复。今后,该科将持续推进微创技术下沉,让更多患者告别“举手之痛”,重获生命活力。 (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