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牢安全责任 筑牢发展根基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原阳县委书记 杨新意

  安全生产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底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原阳县聚焦“两高四着力”,全力抓好安全稳定这个“国之大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须臾不可放松”的紧迫感抓紧抓实抓细抓稳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坚决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强化政治担当,树牢安全理念,全面提升思想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系统思维,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在工作中自觉把发展和安全统一起来,共同谋划、一体部署、相互促进。”安全事故的发生,损失的是群众的宝贵生命和财产,影响的是家庭幸福,破坏的是社会和谐稳定,损害的是党委政府形象。

  近年来,原阳县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县委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结合实际迅速传达落实上级最新要求,确保安全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环节,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但当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今年国内一些地区和行业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惨痛,再次敲响警钟。安全生产事故的根源,在于思想观念和执行落实出现偏差。这就要求我们持续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站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树牢底线思维,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弦,以原阳一域之稳为全省、全市稳定贡献力量。

  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隐患排查,系统推进源头化解

  安全红线是生命线、责任线和高压线。许多安全生产事故看似突然,实则事出有因,暴露出思想麻痹、责任悬空、隐患排查整治质量不高等问题。

  原阳县安全生产风险点多面广,必须时刻警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今年以来,全面推行安全生产“1+3+N”管理模式,构建“1张网+3本账+N个专项”的安全管理体系:织密安全监管“1张网”,压实各级、各网格人员责任;整合建立责任梳理、应急管理、隐患治理“3本账”,实现工作闭环;针对多个领域制定具体措施,形成全方位协同监管“N个专项”,构建责任清晰、覆盖全面的安全生产网络。

  同时,创新推出安全应急“一本账”管理平台,已录入生产经营单位12927家,整治安全隐患25297处,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链条线上监管。通过“软”手段与“硬”措施结合,逐步构建完善安全防护体系。下一步,将持续排查化解安全风险,健全机制、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堵塞漏洞,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三、拧紧责任链条,增强行动自觉,持续筑牢安全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这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县委常委、县级领导、各单位一把手等“关键少数”要带头落实“关键责任”,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中,责任落实是突出特点。原阳县将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要求,逐级压实责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督导检查相关职能部门的部署、责任落实、工作衔接和措施到位情况,坚决整治安全生产领域作风问题。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安全文化进社区等宣传教育活动,邀请消防部门为企业员工授课,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与自我防范能力。

  安全生产须臾不可放松,责任担当重于泰山。原阳县将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完善责任体系、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铸就坚不可摧的安全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