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汉字密码 赋能审计发展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市审计局开展“说文解字悟经典”活动侧记


  汉字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4月23日,市审计局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说文解字悟经典”活动,带领干部职工穿越3000年文字长河,从“学习”“教育”“健康”等日常词汇中,探寻汉字构形逻辑,在传承文化基因中,筑牢审计人的精神根基。

  溯源六书:解密汉字构形智慧

活动以许慎《说文解字·叙》中“周礼8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为引,系统解读象形、指事、会意、形声4种造字法与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法。主讲人以“日”“月”的甲骨文象形构形、“上”“下”的指事符号演变、“休”(人依木而息)的会意逻辑、“江”“河”的形声规律为例,揭示汉字从图画符号到系统文字的演进密码。强调“转注”如“考”“老”互训、“假借”如“令”“长”引申的用字智慧,展现了汉字“孳乳浸多”的生命力。

  字解经典:从文字演变到审计启示

活动紧扣审计职业特性,选取“学习”“教育”“健康”3组关键词,结合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4种字体演变,对3组核心词汇进行深度解码。

  学习:甲骨文“学”字像双手捧爻(算筹)启蒙幼童,小篆加“子”强化育人意象,楷书凝练为“学”;“习”字甲骨文为羽翅振飞之形,象征反复实践。正如《论语》所言“学而时习之”,二者合一揭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的辩证关系,启示审计人将政策法规学习与现场核查紧密结合,以“研以致用”提升审计穿透力。

  教育:甲骨文“教”左“爻”右“子”,旁立“攴”(手持教鞭),金文“育”像母腹产子,引申为滋养培育。二者呼应《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强调审计团队建设需“教之以术”与“育之以德”并重,既要传承查账核证的专业技能,更要涵养“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职业操守。

  健康:“健”从“人”“建”,本义为强壮有力;“康”甲骨文像道路四通八达,引申为身心通达。二者融合体现《黄帝内经》“形与神俱”的健康观,既倡导审计人通过锻炼保持体能,更需以传统文化浸润心灵,在复杂审计环境中坚守“心正笔正”的职业底线。

知行合一:让文化基因注入审计血脉

  活动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将汉字智慧转化为实践指引。

  以学促审:借鉴“学”字“从爻从子”的启蒙意象,要求审计人员建立“研究型审计”思维,对重大政策落实、财政资金使用等开展穿透式分析。

  以教促建:参照“教”字“上行下效”的构形逻辑,积极参与“导师制”培养,主动筹划“科长上讲台”,在审计实践中抓好“传帮带”,实现专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的双提升。

  以文“化”人:呼应“康”字“通达无碍”的精神内涵,开展“书香审计”阅读活动,将《尚书》“以公灭私,民其允怀”、《韩非子》“法不阿贵”等经典思想融入廉政教育,构建“审计+文化”的精神家园。

  文化赋能:打造审计发展新引擎

  此次活动是市审计局“文化强审”思想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局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汉字解码进一步激活文化基因,将红色文化、红色资源、审计文化融入文明建设,以“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为目标,推动传统文化与审计职业精神深度融合。下一步,该局将推出“汉字中的审计智慧”系列微课堂,将“六书”理论与审计方法创新结合,以文化软实力赋能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在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中,审计干部不仅读懂了汉字的形神之美,更领悟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正如《说文解字》所言:“文字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新乡审计人将以汉字为舟,在传承中守正,在创新中前行,书写新时代审计事业的文化篇章。

  (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