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挂案”卸“包袱”

检察监督助力企业“轻装”出发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撤案后,压在我心头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我们公司终于可以卸下包袱‘轻装’出发了!”近日,原阳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梁丽媛回访河南某教育咨询公司时,该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

  河南某教育咨询公司是一家知名的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2019年9月,公司印制了一批培训书籍,存放在平原示范区的一个仓库内,被该区行政综合执法局查获。经鉴定,其中6500册书籍属于非法出版物,随后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得知公司被刑事立案后,公司负责人齐某陷入深深的紧张和担忧之中,他本想抓住近年来的“公考热”,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但面临这一突发情况,齐某既害怕自身被追究刑事责任,更担心公司留下“案底”导致经营难以维系。公司员工也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担忧,公司的发展也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刑事案件的走向时刻牵动着公司全体人员的心。

  2020年至2024年,公安机关持续侦查但一直未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已形成涉企“挂案”。原阳县检察院借助涉企“挂案”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这一案件线索后,随即指派检察官查阅案件材料,听取各方意见。检察官敏锐地察觉到案件法律适用存在偏差,案涉出版物不属于足以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违禁出版物,仅是未经批准擅自出版的出版物,应当适用1.5万册的立案追诉标准,认为河南某教育咨询公司尚未构成犯罪。随后,原阳县检察院监督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将案件移送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案件终结后,齐某多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公司上下重拾了发展信心,也更加注重守法规范经营。今年以来,该公司的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公司的业务覆盖区域和品牌影响力也在进一步扩大。

(夏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