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人大代表申长香

故道情深三十七载 为民代言步履不停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京元

  从普通农家女到连任七届的市人大代表,从经营养鸡场到创办我市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企业,37年的履职路上,申长香始终以“脚沾泥土、心怀民生”的姿态,在黄河故道的黄沙地上踏出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在延津县塔铺街道龙王庙村,提起申长香的名字,村民们总会笑着竖起大拇指:“她是真把咱老百姓的事儿装心里!”清晨的鸡鸣声还未散去,申长香已骑着电动车穿梭在村头巷尾。2024年春天,面对村里拆迁攻坚的“硬骨头”,这位早在14年前就带头拆了自家院墙的人大代表,揣着政策文件蹲在田间地头与乡亲们拉家常。“拆迁补偿标准是透明的,咱们早一天腾地,企业就能早一天落地,村里的年轻人也好就近找工作!”短短3个月,她与乡镇干部就完成了全村的拆迁,为产业入驻按下“快进键”。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2012年,村“两委”“瘫痪”时,她以人大代表身份协调完成土地征迁,让县重点项目如期落地。“不是村干部,不拿一分钱,图啥?”面对质疑,她拍着胸脯说:“就图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

  这分执着,源自她对土地的深情。上世纪80年代,看着乡亲们为榨一壶油要走20里地,她咬牙买下两台榨油机;发现村民买馒头不方便,她添置蒸馒头机日夜赶工;响应政府“十路奔小康”号召,她承包200亩沙丘地养羊,成为全县的模范。从“万元户”到“致富带头人”,她总说:“自己富不算富,带着大伙儿一起闯才算本事。”2015年,她投资500万元建成现代化蛋鸡养殖厂,设置扶贫岗位吸纳弱劳力,打造出“土地参股+就业带动”的立体扶贫模式。

  在龙王庙村老人心中,申长香是比亲闺女还贴心的“香丫头”。每年重阳节,她都带着米、面、油看望90岁以上的老人;2021年卫辉市洪灾,她组织两辆铲车连续4天在齐腰深的水中转运病患,驻守安置点为受灾群众做饭。翻开她的履职笔记,“107国道绿化提升”“黄河故道文化保护”“城乡公交线路延伸”等建议密密麻麻,桩桩件件透着民生温度。今年,她正为“提高农村60岁以上老人养老待遇”的提案奔走调研,“老人安心了,年轻人在外打拼才无后顾之忧。”

  朝阳初升,站在规模宏大的养殖场外,申长香畅想着,“随着乡村振兴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一定要把生态养殖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让沙窝窝变成金窝窝!”风吹春来,胸前的代表证熠熠生辉。37年,从青丝到白发,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那句掷地有声的承诺:“人民选我当人大代表,我就要把他们的期盼扛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