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任红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这一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上高质量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高质量的思政课能够为行业发展培养思想品质好、能力素质强、知识结构全的人才队伍提供思想保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系统中,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是指面向特定行业、具有鲜明行业特色、专业设置、从事教研活动的一类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基于职业院校发展前景,发挥行业优势,创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思政课质量提升的教学模式和实践路径,实现其价值、场景、规范多方面的融合创新。

  一、构建价值引领机制

提高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思政课质量应着眼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价值诉求,尤其要聚焦专业技能培养与政治理论学习的紧密结合。因此,高质量的思政课既要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又要紧扣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

  1.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自觉

牢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使命,是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根本使命。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贯穿于思政课的教学之中,把思政理论课堂建设成为创新理论学习的坚强堡垒,探寻行业发展中的“大先生”“大工匠”,挖掘行业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筑牢行业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

  2.立足行业发展,嵌入行业话语

高质量的思政课应紧扣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思政课可以结合行业优势,实现课程特色化发展。为此,需要在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方式、质量等方面,增强思政话语的涵摄力。把具有行业特色的根本立场、价值观点形成行业特色话语,既让学生“听得懂”,又让学生“听得进”,从而把理论教学转化为育人的张力和活力。

  3.顺应行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推动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必须强调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既要提高政治觉悟、厚植爱国情怀、增强责任担当,又要强化专业知识武装,真正做到讲政治、懂专业、重奉献、会实践,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在扑身产业一线中涵养百折不挠、千锤百炼的精神品质。

  二、创新思政教育平台

创新是提升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思政课质量的源泉。高质量的思政课不仅要在学习内容上与时俱进,而且要在学习形式上锐意创新。运用数字技术构建一个线上线下、课堂内外互补的立体式、多层次的教育平台,探寻新场地新形式开展教育,这也符合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的质量要求。

  1.搭建线上线下互动的立体格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在202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到,要“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坚持边建边用边完善,提高相关数字化平台建设、运行、服务质量”。在充分发挥传统学习媒介功能的基础上,有效借助新媒体的突出优势,实现教育主客体之间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已成为提高思政课质量的重要途径。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运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积极运用与之相匹配的新媒体传播手段,将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

  2.丰富课堂内外联动的学习形式学习形式是服务思政课的表达方式和组织载体。一方面,课堂教学的授课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变“填鸭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灵活运用课堂研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情景体验等多种方法,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另一方面,教育培训也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在课堂外开展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尝试。总之,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思政课更要走出课堂,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现场教学的方式。

  三、完善质量规范体系

质量标准是评估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思政课质量优劣的直观展现。建立质量规范体系是考评思政课质量的前提和核心,也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考量质量高不高,就要审视思政课是否遵循相关规定,是否紧扣考核指标,既要确立切合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制度规范体系,也要完善符合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指标评价体系。

  1.健全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制度规范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教学的目标要求、重点内容、方式方法等,为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方式等规范化运转建立了基本法规依据,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遵循,有助于规范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由此可见,提高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思政课质量,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系统、有效可行的制度体系,并做到有令必行、严格遵守。

  2.完善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评价的核心在于指标的选取和梳理。思政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将教育培训的要求、目标、步骤等具体内容逐级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具体指标,继而为科学评价质量高低设定一个完整的指标系统。思政课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应从教育培训的具体规定入手,遵循从整体到具体的构建原则,分层分级建构指标体系。选择一系列指标并加以权重分布,是科学计量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环节。在设计权重的基础上,通过对思政课开展各个环节的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继而开展绩效计算和得出分值。评价结果是思政课质量的重要参考。高质量的思政课不仅要紧扣评价指标,更要在考评中找出薄弱点,更加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措施,强化将指标作为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质量。

  (作者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