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翟京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招投标市场是否透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市场主体的信心和决心。今年以来,我市通过深化“数智+招投标”平台建设,实现从项目进场登记、投标文件提交、评标、中标结果公示等各环节全流程智能化应用,让各项服务更便捷、更高效、更透明。
在应用场景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开发建设“掌上交易”移动APP,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事项“掌上办、网上办”,交易信息“指尖查询”。投标人仅需在移动设备上轻点进入系统,参与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现了从投标信息注册到递交投标文件等全流程“掌上办、网上办”,让市场主体少跑腿、不跑腿,节约了投标企业到现场的路途时间和制作纸质标书的成本。
如何让数据多跑路、让交易主体少跑腿?如今,投标供应商开标时可不到开标现场,通过网上在线参与开标,完成远程认证签到、投标文件远程解密,从“面对面”到“屏对屏”,投标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投标,投标人“零费用”参与投标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交易过程的人为干扰,远程“不见面”开标率达到100%。
围绕“简、准、快、优”建设智慧评标系统,评标专家直接通过计算机网络查看电子版招投标文件,在资格评审、符合性评审、响应性评审等客观评分点,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可自动处理投标人信息、对投标资质、证书等资料进行识别,实现系统自动比对及智能核验,减轻评标工作量,提高了评标的效率和准确性,最大限度地避免评审过程中人为因素“零干扰”,评标定标过程中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为有效规避串通投标问题,打破地域限制“圈子化”,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让身在不同地域的专家进行在线评审、在线讨论、在线打分,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评标,实现优质评标专家资源共享,规避了评标专家被围猎的廉政风险。今年以来,我市与全国6省24地市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共开展远程异地评标344次。
此外,建立的全时音视频监控、可视通话的智慧监管系统,在开评标过程中,监督人员和代理机构人员不需进入评标室即可与评标室内评审专家进行在线沟通,及时解决评审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建立的大数据监测分析预警系统,实时提取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主体数据、投标人行为数据等相关数据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对比,可有效防范串通招投标违法行为。
目前,河南省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在我市试运行成功,实现了跨区域专家资源共享,破解了传统异地评标专家抽取成本高、副场专家不能自动识别进场等问题,进一步提升项目评标工作的公平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