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家浜》到沙家浜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梁东成
没想到,从卫辉到江苏常熟沙家浜这几小时的车程,我竟走了整整50多年。
我是上世纪60年代初就知道沙家浜这个名字的,我到乡下后对它依然念念不忘。因为那时没有剧团,县、公社、生产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出必演《沙家浜》,特别是《智斗》那段,几乎是他们的保留剧目,最后弄得村中的大人小孩几乎将台词都背会了,时不时还像胡司令那样摆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吼一阵子,跑腔走调自不待言,有时候把驴吓惊也是常有的事。我那时就暗暗下定决心,将来等有机会一定要去沙家浜看看。谁知这一等就是50多年。2019年,蒙好友相邀,我终于来到了50多年魂牵梦绕的沙家浜。可是,当我来到了沙家浜,竟突然被一种巨大的神秘感所震撼。我不禁想,这就是50多年来魂牵梦绕的沙家浜吗?这一片莽莽苍苍的芦苇荡和这座小小的乡村,怎么就在那血与火的年代里,竟承担起那么多历史的重托呢?“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好友是位票友,见景生情,他模仿阿庆嫂婉转悠扬的唱腔,将时光牵引至那个战火纷飞、斗智斗勇的年代。1939年,活跃在江苏阳澄湖周边地区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以下简称“江抗”)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撤出东部地区,奔赴新的抗日战场。“江抗”撤出后,在阳澄湖畔留下了一所后方医院和36名行动不便的伤病员。他们在沙家浜依靠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一边医治伤病,一边与日伪军巧妙周旋。这就是现代京剧《沙家浜》发生的背景。
好友在当地从事党史研究多年,他一直在搜集整理资料,尽可能地还原这段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他深情地说: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后方医院没有固定的地址,日伪军一来,医护人员和群众就得带着伤病员一起转移,农家的客堂、厨房、牛棚、猪圈、堆柴草的小屋和湖中的小船都成了伤病员的藏身之处,门板一架就是医疗床,蚊帐一挂就是手术房。每逢敌人“扫荡”,群众和医护人员就将伤病员抬上船,转移到密密的芦苇荡中。待敌人走后,再将伤病员接进村子。那片莽莽苍苍的芦苇荡不仅是伤病员的庇护所,而且是伏击日伪军的好战场。就这样,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芦苇荡中不断上演,阳澄湖畔成了抗日战争中催生“芦荡火种”的革命摇篮。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在这片芦苇荡受群众保护养伤的战士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1960年,上海沪剧团根据这段历史,创作了沪剧《芦荡火种》,一经演出,便大受欢迎。1964年,北京京剧团将《芦荡火种》改编为现代京剧,并定名为《沙家浜》进行公演,广为传唱,剧中的阿庆嫂、郭建光、沙奶奶等深入人心。《沙家浜》唱遍神州大地,经久不衰。
50多年前,一部京剧《沙家浜》让这个阳澄湖畔的江南水乡在全国闻名遐迩。如今,这里仍旧河港纵横,绿波摇曳,芦苇荡间,沙鸥翔集,宛如一幅水墨写意画。特别是水村,时时可见,一里一个,三里一座,星罗棋布。名字就叫你流连忘返:红石村、双莲轩、横泾老街、钓渚渡、芦花村、鲍家村......一色的格局:村外是莽莽苍苍的芦苇荡,以春夏的碧绿深秋的金黄雪季的灰黑将水村裹在怀中。村间架上几座古色古香的石拱桥,如虹卧波,襟连水村,环结小街。河浜中,渔舟唱晚,桨声欸乃,灯影幢幢。于是,水村才有了韵味。好一幅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自然风光!
听着好友娓娓道来的述说,我不禁赞叹:是大自然的杰作,还是历史的厚爱呢?
的确,沙家浜可算是常熟的一段风情了。如果说而今的沙家浜是静,餐饮区的芦逸酒店、春来街坊秀,简约高雅,在摇曳的芦苇的映衬下,仿佛人在水墨画之中;革命教育区的一座座纪念馆舍,随着声、电、光现代高科技元素的开启,轮回的历史长卷又让你结识一个个已逝的抗日英雄;国防教育园,兵器琳琅满目,仿佛刚刚穿越战火,褪去昨日的硝烟征尘......那么,《沙家浜》故事的重点发生地之一,也是新四军前进袭敌、后移休整的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芦荡村便是幽了。它位于沙家浜的最南端,是曾经沙家浜芦苇荡的中心地带。村庄中间,一道瀑布从假山中流出;村外河道纵横,流水潺潺,芦苇金黄,尽显水乡风貌。村中有一处老宅,是抗战时期新四军养伤旧址,当地将旧址“修旧如旧”,并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资料,生动地还原了当时的真实情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抗”东路司令部筹备会议旧址,是原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所在地,也是新四军伤病员痊愈后重返抗日战场的出发地。走进旧址,讲述江南抗日义勇军在沙家浜这片热土上的成长史、斗争史,军民鱼水情深的生动画面徐徐展开:1939年11月5日,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筹备会议在常熟唐市镇东土地堂召开;11月6日,“新江抗”在唐市镇宗戈村正式诞生。伤病员痊愈后,全部参与到“江抗”东路抗日队伍中,成了“新江抗”的中坚力量,唐市成了“新江抗”发展壮大的一个起点。
如果你初到沙家浜,也许如同身陷迷津,处处苇阻水隔,不辨东西南北,叹一声“山重水复疑无路”。然而我有好友相伴,摇一条乌蓬船,转眼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横泾老街是必经之道。它是一幅不协调的画。青石小街中,刁家大院、翁家酒坊、春来茶馆......这一半小巷深深,水亭玲珑,宁静而安适,另一半铁匠铺、染房,机器的旋律震落一河月光半河霞。世界是矛盾的,有矛盾才有生机。古戏台上,阿庆嫂与胡传魁、刁德一的《智斗》实景剧正演到紧要处,阿庆嫂的机智灵活、胡传魁的外强中干、刁德一的阴险狡诈,让台下的观众时而屏住呼吸,时而爆发出一阵轰雷般的掌声。《沙家浜》属于这片江南水乡,更属于中国。沙家浜人用勤奋和才能,用智慧和胆略,正在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地传承红色基因,描绘水乡新容新颜。
碧波不尽尘难染,芦苇深处浮人家。在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标牌下惜别之际,好友告诉我一个秘密:其实,这片芦苇荡原来面积仅有150亩,且生态环境较为单一,以林木和芦竹为主。近年来,沙家浜人发挥名乡优势,对红色资源深入挖掘,结合绿色生态资源开发红色教育和生态旅游,不仅将其打造成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而且延伸红色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红色旅游绿色发展的金光大道。在串连起“沙家浜革命历史博物馆”“‘江抗’东路司令部筹备会议旧址”等红色元素的同时,当地通过水生植物种植、浅滩构建、芦竹浮岛制作等方式,丰富鸟类栖息地类型,完善了湿地环境。现在湿地面积已经扩大到6000多亩,禽鸟种类增加到150多种。泛舟其间,菱荷相间,水鸟时现,游人在体味抗日烽火的同时,也在感受心灵的静谧与平和。
听着好友的解说,我释然了。欲登车时,忽闻市声如潮。转眼间,只见沙家浜处处红尘喧杂,处处船流车流人流。问好友,方知今天是水乡集场。于是,又步入人山人海,品味物之天地。走不尽的宽街窄巷,阅不完的金秋风情。色香味齐全,穿戴用皆备,琳琅满目。阳澄湖大闸蟹、沙家浜菱角......品一阵,赞一阵;笑一阵,叹一阵。这物华天宝之地,这钟灵毓秀之乡,跳动处处,旋律频频。天堂本虚幻,人间实有之。这生活,真美,令人心醉。
心虽醉,人却醒。
我欲乘风归去,在豫北水城,谱出新的春秋华章。
生活要读,更要创新,味儿才愈浓愈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