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一柱谁能撼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梁东成

  “去了老一团,不能活一年”。这是当年我在桑梓汲县(卫辉市前身)红区公社(后改回原名太公泉公社)芳兰生产大队第五生产队豆腐房干活时,时为新乡市陈召煤矿职工、当年的老一团战士李有武不止一次跟我说的一句话。他说的老一团就是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的一团。据他说,皮定均任第七军分区司令员在卫辉柳树岭这一年多里,老一团作为第七军分区两大主力团之一,和兄弟部队一起参加了大小300多场战斗,粉碎了敌人无数次蚕食、扫荡和破坏,歼灭了大量日伪军,创建了拥有几十万人口的豫北抗日根据地,自身也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代价,最严重时,一天打了三场恶仗。他就是在那一天三场恶仗的最后一场战斗中负了重伤,加之患病久治不愈,不久回到老家的,后当了煤矿工人。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皮定均司令员这个名字。第二次是在给汲县山区建设指挥部送豆腐时,在坟上村搜集整理《狮豹头村的来历》这篇民间传说时,听到皮定均司令员获悉这个传说后,当即赋诗一首:天赐狮豹一锭银,二君不昧赠山民;弘扬先贤楷模志,众志成城抗倭人。

  然而,由于交通原因,仰慕已久且近在县内的柳树岭皮定均抗日司令部我却未能到达。直到2018年,我参与《卫辉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编辑工作后,才有幸随卫辉市老促会领导几上柳树岭,一睹它的真容。特别是近日,走翟阳线,到龙卧岩村至柳树岭村的旅游天路盘旋而上,沿途的风景那真叫一个美:头顶苍穹是蓝天白云,路上是慕名而来打卡的如织车流,路旁是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的果园和农田,不远处苍翠欲滴的群山之上是一个个啸傲长空的风力发电机组......

  皮定均抗日司令部旧址即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卫辉市狮豹头乡柳树岭村西部,主体建筑始建于19世纪末期,坐东朝西,为11间石砌单层民房组成的四合院,由过道、东屋、西屋、南屋、院墙组成,总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具有典型的山区建筑风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种种原因,一度处于年久失修、保护不善、疏于管理的状况。为此,卫辉市老促会曾通过上级老促会为该旧址争取项目资金,仅2019年就争取11万元。本着“修旧如旧”的文物修缮原则,对部分坍塌房顶和墙壁进行了必要的修复。近期又按皮定均司令员当年在旧址居住时的情景,重新进行了布展。东屋为作战室,墙上悬挂着前言、皮定均司令员生平、太行军区及下属军分区领导成员名单、第七军分区及下属一、三两个主力团领导成员名单、晋冀鲁豫军区形势图及作战地图等,屋中央放着作战桌和板凳,屋角放着手摇作战电话。南屋为司令部、政治部,四周墙上悬挂着当年皮定均司令员在柳树岭时指挥部队行进的主要战斗资料、照片等展板,展板下面的展柜里陈列着记述皮定均司令员战斗足迹的书籍以及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部队用过的轻重机枪、步枪、手枪与枪套、望远镜、手榴弹和地雷等。西屋为警卫室。

  毛泽东主席在1955年授衔时为皮定均司令员的“皮有功,少晋中”批示自然是前来此地的瞻仰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皮定均司令员的形象之所以深深扎根于中原革命老区人民的心中,主要是基于这位从安徽省金寨县槐树湾乡代家岭走出的我军高级将领从参加红军就敢打硬仗,善打胜仗,有着能不断打开新局面的革命精神,以及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的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洞彻先机、趋利避害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据老一团战士李有武说,为啥既然有“去了老一团,不能活一年”的说法,而新参军的战士还都愿意往老一团去呢?一是因为皮定均司令员仗打得精,跟着他不吃亏。1943年前,因为国共合作有协定,划界互不违约。1943年4月日寇发动对豫北太行山区大扫荡,国民党在豫北的统治随即垮台。但日军打到林县(今林州)却占不稳林县,从山区往外撤,皮定均司令员率部队脚跟脚往外撵,一下就解放了好大一片地盘。二是军区领导都称皮定均司令员为皮猴子,因为他不跟敌人硬磕,仗打得巧。有一次,皮定均司令员陪军区领导视察老一团,领导称他为“运筹帷幄神算子”。还有一次打日伪军的一个据点,皮定均司令员见敌人碉堡条石砌墙,十分坚固,硬攻会有大的伤亡。他命令通讯员将上次战斗缴获日军的瓦斯弹拿来,派人头顶浸透水的四层棉被(老一团俗称土坦克)从碉堡的下水道“回敬”给日军,不一会儿敌人碉堡成了烟筒,日伪军一个挨一个咳嗽得满脸泪花弯腰钻出碉堡举手投降。三是老一团武器好,军容排场。在老一团当兵,家属在村民面前也光彩。这很好理解,胜仗多,缴获多,自然武器就好。不仅是老一团,其他兄弟部队也是这样。皮定均司令员在柳树岭这一年多时间里,第七军分区主力部队由组建时简编的一团、三团两个小团千把人发展到8000多人;各县大队、区小队相继建立并发展壮大,其中林县、辉县两个县大队达到主力团的规模;民兵已经发展到3万多人。一年以后,皮定均司令员奉党中央之命率抗日先遣支队挺进豫西时,装备不亚于国民党中央军。而且他带的官兵个个练成了水中蛟龙,飞渡黄河如履平地,一宿告成,打了日伪军个出其不意。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国共两党签定的“双十协定”,皮定均司令员奉命率部进入宣化店,编为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这才有了后来皮旅一战成名的中原突围。

  在柳树岭皮定均抗日司令部,我想起了李有武跟我讲述的一件往事。那一年,日军又集结大部队进山扫荡,老一团连续作战45天,由于整天牵着日伪军鼻子在山里转悠,有战机了就冷不防设伏“咬”敌人一口,战士们的脚都走肿了。有一天,李有武双脚打着泡,一瘸一拐地往前走,正碰上皮定均司令员牵马赶上来,马上驮着个伤员。李有武说:“皮司令,啥时候咱才能走大路,让小鬼子走小路?看这脚上磨了多少泡。”皮定均司令员笑着说:“李大个,这泡磨得值啊!你知道这泡换了多少敌人的命吗?你的老套筒不也换成轻机枪了吗?等着吧,总有那么一天,咱走大路的时候,小路也不让小鬼子走,非把他们撵回东洋老家去!”当时我听李有武说到这里,心里豁然开朗。我想:新兵为啥明知老一团敢打硬仗、伤亡率高还想往老一团去?皮定均司令员的话说出了将士们共同的心声。这件往事可以说明,皮定均司令员在柳树岭抗日的光辉业绩是当地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财富。发扬革命传统,弘扬红色精神,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如一位学者诗中所云:“擎天一柱谁能撼,百战将星万古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