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以高水平法治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为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近日,市司法局制定印发《关于以高水平法治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十项措施》,聚焦全市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力打造中原农谷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从执法监督、法律服务等十个方面精准发力,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以高水平法治融入和参与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筑牢新质生产力法治根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新乡,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提供法治保障。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持续擦亮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品牌,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立法供给。以良法护航企业创新,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加强“小切口”“小快灵”立法。以高质量立法引领中原农谷高质量发展,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做好种业发展条例立法调研,加快推进立法进程。
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做好全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清理工作,强化对知识产权保护、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文件备案审查与动态化清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动力。提高涉中原农谷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质效,简单件即时审,一般件不超过3个工作日,疑难复杂件不超过5个工作日。
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在全市尤其是中原农谷“一核三区”全面推行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四张清单”,为中原农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留足发展空间,为企业发展打造包容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促进依法行政。聚力新乡打造国家创新高地,涉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事项、重要协议、重要活动,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及时为政府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提升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审批、依法决策水平。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新乡升级版。聚焦合同签订、劳动争议、生产经营等领域,常态化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服务保障中原农谷建设重大战略,提升中原农谷“一核三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发挥司法所统筹指导调解工作等职责,有效化解各类涉企矛盾纠纷。
深化公证减证提速便民利企服务。推行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制和首问负责制,开展上门、延时、预约服务,提升公证服务质效。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配优配齐涉企服务专员,推动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公证部门,开展公证知识产权“云存管”业务,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公证服务。
创新仲裁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对接金融保险、高新技术、互联网等行业,提供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风险处理全流程的仲裁法律服务。服务中原农谷建设,建立仲裁联络员制度,采用“巡回仲裁庭”的方式,高效便捷处理园区涉及知识产权等各类民商事纠纷。
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新技术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持续开展“千所联千企”“万所联万会”“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等活动,创新拓展涉企法律服务模式。在平原示范区设立中原农谷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前移法律服务端口,精准问需企业。
推进精准普法依法治理。深入宣传《河南省中原农谷发展促进条例》,全面加强种子、耕地安全等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建立企业普法需求清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数字经济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升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参与市场竞争意识。 (秦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