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蝶变的历程探源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读李辉长篇报告文学《大山脊梁》有感


朱佳佳(新乡县)

  除夕夜,在辉县市裴寨社区一户人家门前,端着刚出锅的饺子的村民排起了长队,他们要把这第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送给他们敬重的人。

这个人,就是裴春亮。

这一端,就是11年。

  裴春亮说,这是来自家乡最深沉的情义,也是他“乡亲不富誓不休”的永恒动力。

  很显然,他做到了。

然而,这并不是如椽大笔一绘即可让山河换新颜的神话故事,它来自真实的人间。在那里,贫瘠、落后、干旱曾困扰了群众千年。

  如何将这些真实的故事有力呈现,成为一曲激越着时代召唤的奋进之歌,李辉明白,这不再是表达技巧的文本问题,而是一个向太行山叩问精神信仰源泉的价值追寻。他入裴寨、访群众、走村庄,一点一滴记录,一笔一划书写,生怕那倾其心志的笔墨成了程式化的语言、似曾相识的结构。

  非常值得肯定的是,《大山脊梁》进行了深度探索。在每一个故事里,李辉都试图拉长情节的经纬空间,或是引经据典,或是感慨抒怀,从不同侧面来表达章节内置的立意和指向。特别是每一章节前对二十四节气的解读,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如在《我们村的“长江”》前,写的是雨水;在《红楼农民梦》前,写的是小满;在《穷气横生鸡毛飞》前,写的是小寒。古老乡土中国“不误农时”的农人智慧与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都在时间的呼应中开阔了文本的视野和广度。

  这是李辉的修养所致,也是他自我提升的选择。作为杂文作家,他在报告文学的领域开辟一片天地,也非顺手拈来之易。

  但是,李辉以自己特有的勤奋做到了。作为新闻媒体人,职业的特殊性铸就了他特有的“刚性”,凌晨3点前,他的眼睛依然像星星闪烁,有重要任务时,则是通宵不眠。2000字的稿、5000字的稿,无论长短急缓,他都会准时完成。

  他成了业界公认的孺子牛。

在报告文学的领域深耕,他也同样。

  不过,站在裴寨村面前,他还是被震撼了。

  这个地处太行山丘陵地带的小村落,从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省级贫困村”发展为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全国文明村。这里有裴寨产业园、田心池公园、习书堂......这里的村民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挣钱顾家两不误。这里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调研团队参观学习,研究裴寨模式。

  有人说是裴春亮成就了裴寨,也有人说是裴寨成就了裴春亮。

  其实这是一个无需争论的话题,是每个参观者不同角度的认知。

  倘若裴春亮生长的村庄并不是如此干旱贫穷,他的家庭也并未遭受接二连三的变故,那他是不是会和众多普通的人一样在烟火生活中泯然众人?命运在给了他苦涩的磨难时,也给了他不屈的斗志。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他搬过砖、理过发、开过饭店,硬是靠着坚韧不拔的意志、灵活敏锐的头脑,开启了创业之路。他也成了裴寨村第一个开吉普车的人。

  只是,裴春亮从未忘记裴寨村民对他的恩情,那是镌刻在他骨脉里的。当选裴寨村村委会主任后,他打水井、修水库、建新村,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他对裴寨村村民的诺言。那靠天吃水、靠天种地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村民住别墅、搬新居的梦想也不再是绚彩的泡泡,而是就在眼前的现实。

  裴春亮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

若仅仅如此,这些事迹不过是一个企业家回馈乡里、捐资扶贫的故事。那“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认定都将不会与裴寨有太多关联。此刻的裴春亮虽然荣誉很多,但他是极为清醒的。乡村振兴是一个大课题,可它的实现最终要落到千万个村庄上,而这里的关键是产业振兴。有了产业,就有了带动一方发展的经济支撑。

  裴寨村村民人人皆是股东的春江集团、带动山区群众2000余人直接就业的宝泉旅游景区、拥有全产业链条的裴寨产业园,一系列的产业发展载体在裴春亮的长远规划中相继诞生了。这里有建设初期的疑惑、不解,但更多的是成功运营后的赞许、希冀。

  如何让裴寨村发展得更好是裴春亮一直思考的。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改革创新、村级组织体系建设......他在躬身实践着,也在不断探索着。

  《大山脊梁》从裴春亮的儿时写起,讲述了一个受苦受穷的农村娃致富不忘乡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农工商业、生态旅游业,带领一方百姓走上富裕路的奋斗历程。

  它是一个人与一个村庄的故事,也是中华大地上乡村振兴深入推进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