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如何给学生创设情景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牧野区陵园小学戚久娟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问题情景是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源泉。教学情景的创设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景中去,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活动。

关键词:创设情境 兴趣 创新意识 思维能力


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而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现实的数学,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设计成生动具体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童话情景,给数学插上五彩的双翼


孩童时代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时代,在童话中,学生能找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孩子们的眼里平凡的现象也会变得非同寻常。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学生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整合到一个连贯的、生动的故事情节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播放出来,学生边看边思考,边捕捉故事中的数学信息,将知识的逻辑发展顺序与故事的发展顺序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创设图像情景,调动学生愉悦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态图画、卡片、实物或生动语言的描述都非常感兴趣,思维很容易被激活。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法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具形象性、愉悦性的教材。尤其是一堂课的开始,为学生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其兴趣、启动其思维显得非常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电脑制作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一些故事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必将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课堂教学必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参与情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这样的发现、理解才会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参与中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只要把握好时机,使学生始终在积极快乐的气氛中感受数学的奇妙,进而掌握好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