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黄紫珺
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作用。大数据背景下,中外文化思想交流越来越频繁,其中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政治立场不坚定等困境频生。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把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及规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可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大数据背景下,探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践路径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提高课程质量,培养传播人才提高马克思主义课程质量,培养传播人才,是推动其传播的关键抓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播是一项历史、长期的伟大工程,需要人们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使其得以延续,并在不同时期依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去指导实践。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高校要自觉承担重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质量,努力培养专业的传播人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人才支撑。一方面,高校可以依托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借助大数据平台,定期对教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能够自如地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人才。同时,高校应严格把控教师招聘环节,提高专业门槛,组建高质量教师队伍,确保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历史体验空间,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坚定学生对其的认同思想,激发学生作为传播主体的内生动力,鼓励广大青年自觉地去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创新区域交流,拓宽传播范围开展马克思主义社区宣讲,拓宽传播范围,是推动其传播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传播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大数据背景下,各社区、乡镇可以借助AI来开展马克思主义宣讲活动。例如语音助手的使用能够更加便利地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及时地解决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自觉担负起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任务,同时理论结合实践,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各社区、乡镇可以依托微信、抖音等大数据平台,通过开发专门小程序、建设官方公众号等方式,加强对各地地域特色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宣传,扩大理想信念传播范围。同时以线下活动进一步反哺数字建设,组织人们参观当地历史文化馆、革命纪念馆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对先进理论思想的学习中来,从而主动传播、践行马克思主义。
三、拓宽学习渠道,提高传播效率大数据背景下,创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渠道,以更多元的方式方法将教育学习的外生动力转换为人民群众主动吸收的内在动能,提高传播效率,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实需要。具体来说,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优势。一方面,各高校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开展“共上一堂课”的教学活动,加强不同院校之间的交流,帮助教师拓宽教学视野,汲取教学经验,感受不同地域文化影响下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重点的把握、教学目标的界定、教学方法的抉择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结合实际情况改进和完善自身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的高效传播。另一方面,各地社区、乡镇等可以共同建设马克思主义在线学习平台,共享马克思主义学习资源库,为大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学习渠道,以此激励更多人参与到学习中来,增强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提高传播效率。
大数据背景下,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广泛传播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的必然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导向下,我们要充分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依托大数据,着力培养更多高质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增强传播效率,拓宽传播范围,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强化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发展。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