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康乃馨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王永新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教育培养孩子的文章,引发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件小事。

  那一年女儿到了高二学期,每天都沉浸在紧张的学习中。有一天中午她放学回家,一脸灿烂的笑容,走到我面前从背后伸出手,一枝红艳艳的康乃馨出现在眼前:“祝妈妈节日愉快!”哦,今天是母亲节,我的心中立刻漾出温柔的涟漪。我把鲜花摆在客厅最惹眼的地方,细细端详着,慢慢地吸着花香,感受着女儿挑花的心意,无言的幸福在全身漫延。忽然我的心中涌上一阵不安,已上高二的女儿学习分外紧张,怎么有心思去挑花买花?一想到这些,愉快变成了烦恼,一股无名火生了出来,于是我把花挪到了看不到的地方。晚上女儿回来,一进门就问:“花呢?”我沉下脸说了一声“操闲心。”一句话顿时得罪了女儿,她“嘭”一声关上门不再理我。

  望着女儿亮灯的房间,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我知道孩子的身上背负着学业的繁重和父母的期望,整天埋头于书本之中,穿行于家里和教室,没有空闲,更没有娱乐。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孩子的幸运,而过高的期望又是孩子沉重的负担。对于女儿,我们夫妻俩常常是苦口婆心地讲道理,甚至引用名人名言来规劝教导,每次女儿总是一声不响地听着,等我们讲得口干舌燥,想听她表个态时,她莞尔一笑说:“唉,我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窝。在学校老师训话,回到家你们又喋喋不休。”我们听了目瞪口呆,女儿那种不以为然的样子,真让人哭笑不得。到这时,我不免怀疑自己的教育方法到底能起多大作用。人都是这样,谈起别人的孩子如何教育,总是一套一套的,轮到自己却总是一筹莫展。

  我想起自己做女儿时,面对父母心中总有一分无法推卸掉的责任,什么事情干不好就无法面对他们。父母从来没有对我们大呼小叫地训斥过,可我们却有一种无形的动力。我的母亲上过女子学校,教过书,性格文文静静,但是对我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震慑力,如果我哪次没有考好,母亲就会暂时不理我,使我有一个空间去反省,产生一种压力,一种自责,正是这种距离,使我从小便对父母有一种责任感,那就是干什么都要干好。在学校拿到奖状,考了好成绩,只升华为一个念头:为父母争光。有一位作家说自己最初学习写作的目的就是为母亲。那种时代氛围,那种教育方式,造就了一代人的责任感,这种沉甸甸的责任感,督促着你不敢懈怠,一步一步去攀登理想的梯子。

  自己做了母亲之后,总觉得我们这一代人走过的路太艰难,而取得的成绩不大,所以对孩子的培养花费了太多的思想和精力,关心照顾的无微不至,甚至到了沉重的地步,这种泛滥的爱,孩子廉价地享受着,也许正是这种毫无距离的关心,使他们对父母不再有敬畏,不再有责任,这大概也是独生子女的通病,可是要想改变,这种距离却不容易找回,因为我们对孩子寄托了种种期望,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孩子后面。

  一枝康乃馨引来我思绪滚滚。今天,女儿能为亲情、为责任付出一点温馨,做父母的有什么理由抹去孩子这片爱心呢?也许,责任和爱心才是孩子成长的动力。一位教育家说过:父母的职责就是牵着孩子的手引导他们走路,然后再慢慢放手,让他们独立面对人生。是啊,父母只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需要的阳光、雨露,还有温暖,其他的,孩子自己知道该怎样长大。想到这些,心中释然,我把花又摆在了最显眼的地方,让康乃馨淡淡的幽香在整个房间散发。

  这件小事给我留下了一分难以忘却的印记,直到今日,康乃馨带给我的特殊情愫仍在心里散发着丝丝暖意。

  (作者简介:王永新,女,退休干部,热爱写作,曾在报刊等发表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