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堤的传说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在获嘉县亢村以北不远处,自西向东横亘着两条平行的沙质大堤,堤高二三米,两堤之间的距离约200米。南北走向的获嘉县城至亢村的大道,把大堤切开了两个大口子穿堤而过。堤内堤外的南北两侧数里之内,都是细面红沙。人行其间,一步一个沙窝,每走一步都要后退四指。沙质的土地干旱贫瘠,一遇刮风沙尘漫天。人们靠天吃饭,只能种植一些稀疏的花生、豆类及高粱农作物。

  那这两条大堤有什么来历吗?有!北堤是南堤溢水后,人们加紧又修筑的一条复堤,是大堤的一段临时分叉,其实它们只能算作一个大堤,是古黄河北岸的防护堤。它的名字叫汉堤,也有人称它为太行堤、古阳堤。此堤从武陟县的冯堤进入获嘉境内的张堤,经梁堤、固县、古墙、亢村、西刘固堤、东刘固堤、郭堤、山头王,至李道堤出境经新乡县、延津县、卫辉市、浚县,最终到达滑县与长垣市交界的古黄河大堤。该堤在获嘉县境内长30余里。

  传说春秋时期,狄人攻打卫国和邢国,杀卫惠公,霸主齐桓公出兵救援。当时黄河的位置偏北,齐国一支部队就驻扎在黄河以北现在的亢村一带。一天半夜,上游因连降大雨,河水陡涨,冲决了大堤,熟睡的兵士毫无防备,一下子被洪水卷进了汪洋之中。

  齐桓公闻听痛失了一支精锐部队之后,涕泗横流,心如刀割。待洪水退后,齐桓公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同时也为了给中原的黎民百姓留下一些念想,就下令数万兵士奋战年余,在黄河北面修筑了一条御水的大堤。堤成之后,齐桓公站在大堤之上,北眺雨后滴翠的太行山,感慨万千,心中祈愿:“要是这条大堤能像巍峨的太行山一样坚固地抵御洪水,那该多好!”于是,就把这条大堤命名为太行堤。

  春秋之际,战乱频仍,古获嘉所在的卫国本来是个弱小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一会儿被郑国袭扰,一会儿又被晋国所占。太行堤筑成大约60年后,有一段时间晋国的大夫阳处父曾带兵屯驻在南阳(今获嘉)一带。看到太行堤破损,阳处父就组织军民对大堤进行了修缮。大堤修成后,这位华而不实的晋国大夫好大喜功,就以自己的姓命堤名为阳堤。再后来,人们因为这大堤是古代的产物,渐渐地就把它叫成了古阳堤。

  时移世易,转眼到了汉朝。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当年巍峨的古阳(太行)堤已经被剥蚀成了一道断断续续的土岭,丧失了抵御黄河浊浪的功能。

  踌躇满志的汉武帝在数次打败匈奴,并把他们驱逐至北地大漠之后,接到了黄河中段向北泛滥成灾的求救文告。为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汉武帝急派刚刚从漠北凯旋的大将卫青属下的一支部队,参加了抢修黄河大堤的战斗。这支曾深入漠北大破匈奴的部队,是历经千难万险的精锐,战斗意志异常顽强,他们勠力同心,顽强奋战。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在原来古阳堤的旧址上又筑成了一条(有一段是并行的两条)更为坚固的、新的大堤。因为这条大堤成于汉朝,又坚固非常,为黄河北岸的人们抵御住了上千年的洪水,所以后世的人们就把它命名为汉堤。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民国与解放初期。

  水患是能让黎民百姓家破人亡的大灾难,所以古人都非常注重对水患的防御。在当时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掌握的最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逐高而居。所以在大堤筑成后,高高的大堤上,就成了最理想的安居之地,慢慢地,在南边的大堤上就形成了一大溜儿以堤和固命名的村庄。

  这两条古堤在1958年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中被平掉了,加上人民胜利渠西干渠二支河引进的黄河水灌溉,逐渐把这里的沙质土地改成了良田。原先风沙弥漫的古堤原貌再也看不到了,但获嘉境内原南堤上的张堤、梁堤、固县、刘固堤、郭堤、山头王、李道堤等村庄的屹立,却佐证着这条古堤曾经的存在。⑦

  (刘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