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液的知识和献血的意义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两种成分组成。其中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些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约占血液总量的40%~50%;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60%。血浆中91%~92%是水分,其余为各种血浆蛋白、化学物质、凝血因子及新陈代谢物质。血液中所有成分都经历着新生、成熟、衰老、死亡的新陈代谢过程。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寿命为9天~13天,血小板寿命为8天~11天。红细胞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完成。我国健康成年男性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有450万~500万个红细胞,女性为380万~460万个;血红蛋白含量为男性每100毫升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13.5g~15.7g,女性每100毫升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11.3g~13.7g。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细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五类。各类白细胞均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中性粒细胞在循环血液中停留8小时左右即进入组织,4天~5天后即衰老死亡;若有细菌入侵,中性粒细胞在吞噬细菌后发生“自我溶解”,与破坏的细胞和组织碎片共同形成脓液。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2天~3天,然后进入组织,并发育成巨噬细胞,在组织中可生存3个月左右。血小板是一个多功能的细胞,其主要功能是生理止血。它来源于骨髓巨核细胞。血小板进入血液后,其寿命为7天~9天。
一次献血200毫升~400毫升,只占全身血液总量的5%~10%左右,通过机体的自我调节,血容量很快就能得到补充。人体血液具有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正常人体每时每刻都会有一定量的血细胞衰老、死亡。人体失血后,血浆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在1小时~2小时内迅速由组织液透入血管内,同时,贮存在肝、脾内的血液会代偿性地释放,也可进行补充调节。血浆蛋白浓度一天左右得到恢复,红细胞在两周左右也得到恢复。所以定期献血有助于血液的更新,维持和促进造血功能,有利于身体健康。
无偿献血不仅能保障医疗用血的需要与安全,而且还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共济行为,是弘扬团结、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