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寺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赵长春(新乡市)
官不修衙。
张大人到任时,倒是对县署大修了一番。修好后,县署作为学堂,他却带人住进了东寺。
对于县丞、主簿、典史、税课大使、教谕等的不理解,张大人说,寺,本就是衙署、官署之地,见于《汉书》:“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如,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等等。
张大人进一步强调:“再者,这寺院香火很差,当下也没有人,我们就在这里办差吧。”
大人说了,大家就同意了。比较曾经的县署,东寺倒也坚固、敞亮,虽然进出得与门神先打个照面。
于是,曾经的县署做了学堂。张大人命令教谕传讯四方,凡子弟入学,无论穷富,均免束修。张大人一样有理由:“我们未必能干多大事情,但是可以留下一所好学校。”
这番话,是在作为大堂的大雄宝殿内说的。宝殿空旷,堂风横穿,雪花舞旋,很冷。大家又对放着好好的衙署不用而将寺院用作办差之地埋怨时,张大人作了进一步的强调:“这里是仓颉故里。老先生祖居于此,仰观天象,俯视龟背,细察鸟迹,造出了文字,我们得以读书,学问,求取功名。所以,为官本地,就该兴盛文脉。”
张大人说得不紧不慢。他喜欢这样的慢条斯理,并总能在别人要说什么时再进一步强调:“诸位办差之余,不妨去仓颉祠走一走。”
大家就低头无语。比较县署、东寺,仓颉祠更破败,不去也罢。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张大人袖手于胸:“还记得我们秋天来时遇到的那位农夫吗?”
县丞、主簿、典史、税课大使、教谕等目光对视后,又一起看向张大人,等他进一步地强调:“那时正收稻谷。秋燥,酷热。人家说,天热得要把我的脸烧着了!”
这句话,当时很应景。现在,寒风浸身,细雪扑面,大家感觉不出张大人话语的高明,就缩肩躬背道:“愿闻其详!”
张大人哈哈一笑,扑出一缕白腾腾的哈气:“这是我听到的说热的最好的表达。诸位品品,若非仓颉故里,一农夫焉有如此语词?”
也就是。于是,大家都同意了进一步办好义学,各出其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发现,没有衙署的一应侍候,在寺内办差,高效率,不磨工。还有,每天在各路神仙胎像的注视下,大家所办差事,有理有据,合法合情,总觉得不敢愧对。
于是,人们称东寺为衙寺,办差的寺院。
于是,这里又热闹起来了。集市恢复,车马通衢,夜不闭户,道不拾遗。人们越来越文气,少了吵骂争讼,讲究的是你谦我让,知书达理......于是,上头赐县名为“太平”,御笔,洒金的字。
如此,县里的乡绅、商家要送万民伞给张大人。
不敢当,张大人说。他叫主簿传话给大家:“将送万民伞的费用折合成银两,送义学。”并将御笔悬于县署大堂,赋义学名为“太平”。
太平县名副其实。衙署没有太多的事儿,张大人就趁闲,以工代赈,挖渠,引河水,种水稻,脱颖壳后为大米。这是他听那农夫,还有一些上年纪的人说的:这里千百年来,一直产米,汉朝起,就是贡米;当年包拯包大人在这里巧断大米案,妇孺皆知......只要把水引来,就能吃上好大米!
那就干!张大人认真勘察后,带领大家干起来,撸着袖子......稻米丰收了,晶莹剔透,软筋香甜。
面对老百姓的称颂,张大人说:“是父老乡亲们好,是诸位好。”
第三年秋,衙署从东寺搬到了西寺。因为东寺的香火越来越旺,和尚们回来了。张大人说,我们就到西寺去。西寺小,大家也不嫌委屈......于是,人们称西寺也为衙寺。
后来,为了区别,人们称东寺为东衙寺,西寺为西衙寺。
无论在哪里办差,张大人说,都好。
无论在哪里办差,张大人说,义学办好就好。一地有了文化,就有了精气神,就有了兴盛的根基,就会永远太平。
也是。
于是,太平县流传至今。包括东衙寺村、西衙寺村。
虽然,在流传过程中,张大人的名字被人们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