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新乡市市长教育质量奖名校长质量奖获得者的治校方略

治校“两先生”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王伟在全市庆祝教师节大会现场 郭宗义摄

王伟

  担任校长十多年,我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怎样当校长;做得最多的,也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校长。如果把所想和所做概括起来说,就是两个词:民主和科学。我把“民主”和“科学”尊为治校“两先生”。我和我的团队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家庭育未来”的初心和使命,积极践行“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理念并落地生根,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办学品质,努力办一所适合师生、适合当代中国和新时代要求的中学。

  第一个方略:依靠全体师生员工实行民主治校

  一、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校长靠什么治理学校?一靠文化建设,二靠规章制度。制度建设是保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积极落实“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完善了学校章程、教代会、学代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一章六会”制度,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策略、规划设计、制度规章以及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都要经过民主讨论协商,集教职员工之智慧,聚教职员工之力量,使得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畅通民主渠道。让师生员工成为各项事务、方案、制度的发起者、建议者和制订者,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决策者、评议者和监督者,真正体现每一位师生的主体地位。学校设立校长信箱、电子邮箱,畅通师生员工民主参与的渠道,通过民主恳谈会、校务会、民主党派教职工座谈会、学生评议会以及校务公开、家长代表列席行政会等,拓宽民主管理渠道。

  三、尊重关心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第一资源,校长的工作就是尊重关心教师,给教师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学校倡导“尊重文化”,尊重教师的改革创新,尊重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有品位的工作环境、有品质的教师生活、有品格的职业尊严。与此同时,学校关心教师生活,着力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坚持每月举办一次文体活动,协调解决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学问题,看望生病教职工,开展困难教职工送温暖活动,切实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第二个方略: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科学治理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但区别明显:管理主体是一元的,是垂直的、单向度的;治理主体是多元的,是扁平化、体系化的。学校教育有其自身规律,作为校长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五育”并举,围绕高质量教学、高质量教研、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以科学治理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五育”并举。学校制定完善了《关于新时代德育工作实施意见》《教学质量绩效考核办法》,推进体育选项教学,每周增加两节体育课,实行美育、劳育入课表,从制度上保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服务教学工作。学校坚持“常规固本、教研创新、学生主体、课堂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狠抓教学常规和学科教研,中层以上干部带头听课,每周不少于两节并在行政会上汇报听课情况。上好“五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全员赛课、名师示范课、研讨课,校内和校际间的同课异构。启动一课一研、每周精研,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从而保障教学质量始终保持高位攀升。

  三、锻造强师队伍。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抓好团队协作,培养教师敬业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教学合作文化,以评选“新乡市一中最美教师”“师德标兵”为抓手,引领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让每一名老师融入到市一中发展“利益共同体”之中。另一方面,抓青年教师的培养使用。落实《新乡市一中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对青年教师更多地给压力、给担子、给平台,促其尽快成长,不使学校“大木桶”出现“短板”。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经说过:追求民主人常乐,尊重科学天地宽。道出了学校治理的真谛。作为校长,只要敬重“两先生”,一如既往地发挥教师作用,依靠教师办学;一如既往地站在改革前沿,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系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