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鲁迅故里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张更申(安阳市)

  地处浙江中北部的绍兴,别称会稽、山阴、越州,乃“文物之邦、鱼米之乡”。年少时,我第一次听闻绍兴之名,就是因为鲁迅先生。读着他的《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藤野先生》《药》《祝福》等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再看作者介绍,绍兴城便进入眼帘,不由得油然而生前去绍兴一游的念头,拜访伟大作家生活过的土地,探秘文学的秘笈,该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今年暑期的一个上午,从豫北的安阳东站搭乘高铁列车,再由郑州东站换乘,借助风一样的“中国速度”,数个小时后就至绍兴北站。傍晚时分,终于走进魂绕梦牵的绍兴城。毫无旅途劳累之感,顾不上吃饭、寻找住宿之所,就向鲁迅故里奔去。

  位于越城区鲁迅中路241号的鲁迅故里,是先生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地方。华灯初上,亲切的气息扑面而来,文学的意境在眼前浮现。一面院墙上一幅气势宏大的黑白画,主图描绘着故居的整体外观和街景,旁边则是鲁迅先生的半身像。先生头发刚直,表情严肃,手持烟斗,还在冷静地观察着这个世界,剖析社会百态。

  首先步入鲁迅先生的祖居(周家老台门),为先生祖辈世居之地。这座坐北朝南的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青瓦粉墙,砖木结构,由门厅、大厅、香火堂、座楼等组成,为本地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沿街的第一进俗称“台门斗”,建有头门、仪门。第二进为德寿堂,称为大前堂,是祖居中的主要建筑,“德寿”取积善有德、福禄长寿之意。大厅北墙的正中,高悬着“德寿堂”三字的横幅,端正的楷书体,还有室内一幅幅的精美字画,以及地上摆放的古色古香的长条桌、八仙桌、太师椅、瓷器等,给人以书香门第之感。此乃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第三进为香火堂,是拜祖先和办丧事的场所。第四进为座楼,是周家的生活住宅区。耳濡目染之中,家乡的习俗就深深地印在先生的脑海中。其中有的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有的则是封建礼教下积攒的陈规陋习。后来,先生对于好的给予弘扬、赞颂,反之便毫不留情地批评、挞伐。

  “我家的后面有个很大的园,相传叫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走出祖居,来到先生的故居(周家新台门),寻找先生当年的乐园。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故居,前后六进。第一进为台门斗;第二进为平屋和长廊;第三进楼下西侧为鲁迅在绍兴工作时的卧室;第四进为两开间楼房,楼下东首前半间称为小堂前,是家中用餐、会客的地方,后半间是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楼下西首前半间是鲁迅祖母的卧室,后半间是过道;第五进为厨房;第六进为三开间平屋,中间有门通百草园。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今各进之间均布置原状陈列,一位位游客看得很是仔细。一件件当年的物品,把大家带入了先生工作、生活、学习的时光。感受着先生坚定的脚步、帅气的身影......百草园还是老样子,原为周家新台门族人所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占地约2000平方米。泥墙根、菜畦、石井栏、皂角树、桑树......穿过岁月的时光,传承着无穷的趣味。成年人在这里驻足,畅游于文学的长河之中。婆娑的灯影里,孩子们跑来跑去,欢快地捕捉着先生笔下鲜活的景物。

  沉醉中,传来女工作人员清场的声音:“时间到了——”话音虽为普通话,却分明带着浓浓的绍兴口音,格外亲切。鲁迅先生就是在这属于吴语的绍兴话里长大,好听的家乡话一定给了他太多的文学启迪。享受着先生送来的第一份文化大餐,在工作人员“不好意思”的歉意声中,走出景区,这才感到饥肠辘辘,早已过了吃饭时间。孔乙己站在门口迎客的咸亨酒店,还未打烊,“温一碗醇香的黄酒,来一碟入味的茴香豆”,又是一番精神和物质的享受。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次日上午,走过那道不太长的石桥,我来到散发着书卷气的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晚清年间绍兴府城内的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先生的座位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书桌的右角,那个先生亲手刻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现为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早”字的来历是这样的:有一天,因上学迟到,鲁迅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字,来督促、提醒自己不要迟到。这个“早”字是多么生动的勤奋学习的教科书,惹得学生们争相观看。

  鲁迅故居西北面不到一里的所在,有一间小小的土谷祠。“土”指土地神,“谷”指五谷神,土谷祠也就是土地庙。除了土地菩萨生日(农历四月十四),人们来拜佛、烧香,还有冬至来点蜡烛,才显得比较热闹之外,其余的日子都是冷冷清清。正是因为被冷落,这里也就成了无家可归的乞丐、游民们的栖身之所,大名鼎鼎的阿Q亦在其中。在这里更能感受到《阿Q正传》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拥有“精神胜利法”的主人公,正从清末和民国,向大家走来。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故里还有长庆寺、绍兴鲁迅纪念馆等许多与先生有关的人文古迹。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高扬着“民族魂”的旗帜,充实着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