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硬币的心语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读杨晶长篇小说《拿钱说事》想起的


马万里(焦作市)

  近日我的书桌上,放着三本红、绿、蓝不一样的《拿钱说事》小说,这是我们焦作作家杨晶近几年创作的长篇三部曲。

  读完之后,我感慨万千、心生敬意。说实话,他的《拿钱说事》第一部出版时,我还是《焦作日报》的副刊编辑。那时的《焦作晚报》副刊叫《闲情连载》,专门辟了半个版的位置刊发本土作家以及全国名作家出版的书。对这个栏目似乎是有期待的,每一个日子都将有新鲜的故事发生,让人浮想联翩,欲罢不能。其中就有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李佩甫的《生命册》、洪烛的《母亲》、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邵丽的《糖果》、郭文杰的《台湾村》、杨晶的《拿钱说事》、暗香的《瓷惑》、黄凌的《苟活》、樵声的《驴长老》、王先鹏的《话说焦作》等。其中杨晶老师的《拿钱说事》我编得格外仔细,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认真地看好几遍,回家后躺在床上反复回顾连载的那1000多字,咀嚼其中的内涵和深意。因为是本土作家,加上杨晶老师在文学圈里又名望很高,反馈来的热线电话也最多,得到的赞扬、美誉也最多。

  很早我就认识杨晶老师,听他讲过自己写作的故事。记得在他的办公室,我看过他母亲写给他的厚厚的一摞信,还看到他珍藏的一件母亲穿过的有几个窟窿眼儿的白汗衫。那是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热爱。杨晶老师是通过写作改变了自己命运的人,他说写作有时候会将一个刚强的人变得多愁善感,将一个果断的人变得优柔寡断,将一个强悍的人变得胆小怕事。文学的力量很多时候都是在软化人们的心灵,教人们学会惺惺相惜,学会热爱,学会感恩。好的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一面镜子。

  我敬佩那些执著的人,敬佩那些七老八十依然不断有新作涌出的人。杨晶老师就是这样的作家,幼年吃苦、青年苦读、中年奋发、老年结硕果。

  他的《拿钱说事》全是发自肺腑之语,讲的全是世道人心,所以才不造作,不跟风,不缥缈。他巧妙地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在官场上的感受厚积薄发,最后借一枚硬币之口道出一个个人间冷暖的故事。一百零八个硬币在他心目中也就是梁山好汉的一百单八将,个个英武、个个传奇。那些闪着思想火花的字句,会让人一瞬间感悟、刹那间如有电流通过。有时候他写着硬币,就触及了自己的灵魂,写着写着他会把书中某个见义勇为的教授写成自己,其实也是现实中的自己,把自己置身其中,人物才会鲜活起来。显然他在滚滚红尘中还保留了文人那种内心深处的至善、敏感和悲悯。记得梭罗说过:“除非怀着热忱去写,否则我们写不出优秀和真实的东西。”

  《拿钱说事》这三部小说的写作手法比较新颖,借钱币之口诉说百味人生。我仿佛看到了杨晶老师与众多的文学巨匠站在了一起。写作的过程是寂寞的,更是孤立无援的。只有自己反复打磨才能将创作的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才会将早年吃过的所有的苦以及如今所有的幸福,全在书里一一呈现。杨晶老师长期坚持不懈地写作,为我们怀川文学创造了一项辉煌成果,营造了你追我赶勇攀文学高峰的良好氛围,值得点赞,值得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