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文旅融合 展非遗魅力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景区、看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侧记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宗斌见习记者吕晓彤

  初夏的南太行,碧水青山、泉盈水灵,漫步云雾间,赏野花争香,总有一种让人驻足停留、久久不忍离去之感。在天界山景区,身着白色武术服装的表演者,动作行云流水、刚柔并济,赢得了周围游客的阵阵掌声和呐喊声,一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自然秀美景观相结合的绝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市民非遗保护意识,宣传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新成果、新进展,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新乡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景区、看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走进我市南太行八里沟景区。

  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平调,省级非遗项目祥符调、啸乐、怀邦,市级非遗项目箜篌艺术、崇福寺杂耍轮番上演......流动舞台上,豫剧祥符调非遗传承人关小凤演唱的《三上关》、张聪表演的《洛阳桥甩大辫》及王明磊的啸乐口哨等深深折服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吃大席、看大戏、展武艺、进景区、看非遗等一系列展示展演活动,让游客在亲密互动中感知、体验非遗文化,为山水景区增添了人文气息,也让非遗文化“活”了起来、“传”了出去。

  “我们是第一次在景区看到戏曲表演,也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了解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平时没有机会接触,这次体验特别喜欢。”来自山西太原的游客忍不住赞叹道。

  不仅在八里沟景区,非遗的触角不断延伸,长垣市梦回大唐·驼人新城里、辉县市文化广场、卫辉市徐家祠堂、延津县文体中心、封丘县人民公园、原阳县文化艺术中心等地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吸引了近20万人参加,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非遗的文化魅力。

  “通过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总结非遗系统性保护的经验成果,既是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也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市文化广电和外事旅游局产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科长李梦同说,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深挖非遗资源,做好非遗文化与旅游景区的融合,提升景区的人文内涵,使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贴近群众。

  据了解,“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全市开展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线下26场、线上7场,56家非遗商户参与“非遗购物节”,6个项目参加全省非遗项目展示展演。通过此次活动,提升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促进了对非遗项目的系统性保护与传承,对我市非遗工作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一时间,在新乡县翟坡镇小宋佛学校、红旗区第二实验小学、长垣市博爱小学等地,竹马舞、小宋佛高跷、中原大鼓等精彩的非遗民俗项目展演在校园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