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四十二中

组织学生到安阳研学旅行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市四十二中于5月24日至25日开展了“行走古都探文脉、追忆初心传精神”安阳研学活动,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的意义,并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红旗渠纪念碑前,全体师生重温入团誓词,声音铿锵有力、充满激情,不仅彰显了他们的自豪感与使命感,也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代表着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青年洞是红旗渠形态的延伸,更是红旗渠精神的升华,同学们走过廊桥,沿途了解“踏遍青山”“小推车”“号角嘹亮”等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见证了“老炮眼”“神工铺”等发人深省的历史痕迹,亲身体验和感受林县人民在“引漳入林”工程中用血泪、生命和智慧凝结而成的红旗渠精神。巍巍太行山,皎皎红旗渠。在实地体验过程中,同学们被十万林县人民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坚韧刚毅、无私奉献、改造中国的精神所震撼。

  领略殷商文化,感受“字都”魅力。安阳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甲骨文的故乡。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在殷墟博物馆,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青铜器、玉器在这里变成了“活教材”。

  马氏家训“儿辈严课读,也要善诱循循,约约家之本在身,不修己,难责人”,也对同学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星光晚会,凝心聚力,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全面彰显了师生奋进昂扬的姿态。

  教育是拔节孕穗的过程,成长是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此次安阳研学旅行以精神传承为主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是“行走的思政课堂”。

(王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