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的路径研究

贺宇姣

高校思政教育是学生管理的基础,而学生管理是支撑思政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途径,二者在培养人才、服务学生、教育管理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具有统一性。加之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与学习习惯使得学情实际发生重大转变,协同育人理念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基于此,高校只有立足学生主体,从宏观角度出发完善教育管理规划,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优化学生管理机制,才能带动全校范围内育人队伍整体进步,在协同育人实践中强化思政教育实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一、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极其看重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其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进而逐渐成长为国家及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较强的时代新人。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充分贯彻落实协同育人理念,在多元协同中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并依托健全的教育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鉴于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统一性特征,协同育人视域下深化二者融合能进一步彰显协同育人理念,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高效的学习习惯,助力其成长为全面进步的时代新人。就思政教育角度而言,二者协同育人能进一步拓展思政育人场域,丰富教育队伍构成,促进育人活动多元发展,以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规范学生行为、加强学生思想引导,从而助力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并逐渐契合“三全育人”要求。就学生管理角度而言,二者协同育人能将思政育人理念、思政育人元素及思政育人活动等融入管理过程,带动学生管理工作整体创新,并从思想观念层面激励大学生积极配合管理工作,提升大学生对管理工作的认同度,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实现长效发展。

二、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的有效路径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的实践既需要协同育人理念的持续深化,也需要各级管理者及育人主体的多元协同,尤其在当前阶段,深化融合还需关注大学生主体学情实际,在激发大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高质量落实协同育人理念。

(一)立足学生主体学情实际,在以人为本中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协同育人视域下,推进二者融合需要立足学生主体学情实际,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育人实效。其一,高校应转变育人理念,重视以人为本,将学生作为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的重要主体。一方面,高校应以新时代背景为导向,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在深入分析学情实际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将以人为本渗透到协同育人整体环节,改革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模式。另一方面,高校可为学生建立专属的数据资源库,在调查学情的基础上形成个人数字化档案,全面整合学生的思想基础、知识体系及个人习惯,从而为协同育人奠定坚实基础。其二,高校应以学情实际为导向,创新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模式,在学生的自觉参与中提升协同育人亲和力。对此,高校可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使用灵活多样的教育管理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进协同育人入脑入心,使学生高度认同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融合,从而在多元互动中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完善思政育人队伍建设,在多元协同中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

协同育人视域下,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融合推进需要重视“三全育人”理念的引领,借助大思政课的形式,既能体现育人主体的多元协同,又能拓展思政教育活动场域,在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过程中提升育人实效,助力高校培育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其一,高校应激发各教育管理部门育人活力,在全员育人实践中带动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分属不同部门,且思政教育涉及多元主体,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应立足大思政育人格局,从学生工作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等层面激发育人活力,鼓励不同主体积极参与育人工作,从而在契合全员育人要求的基础上深化多元协同,持续密切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之间的联系,不断提升育人实效。其二,高校应组织必要培训加强育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协同育人队伍的综合素养,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高质量融合。高校应在贯彻落实全员育人理念的基础上,系统划分不同育人者,立足不同教育者、管理者的育人实际,组织不同主题、不同模式的思政育人培训,因材施教全面提升教育者的育人水平,通过打造优秀的教育队伍持续深化融合,践行协同育人理念。其三,高校应以学生个人成才为依据,在优化育人队伍基础上开展全过程育人,在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各层面组织阶段性育人活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促使思政教育融合学生管理的协同育人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全过程,实现全程协同育人目标,在动态化发展中提升育人针对性。

(三)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以文化人中严格规范学生行为举止。

协同育人实践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支撑,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可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得以深化。因此,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此拓展育人场域,助力协同育人的高质量实践。其一,高校应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场域内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丰富校园文化,为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感受协同育人魅力提供环境保障。例如,高校可以学生社团、主题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形式充实校园文化活动,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内容的融入,从而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发挥以文化人作用。其二,高校应在协同育人理念实践中改革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以柔和的文化制度充实管理工作,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中激励学生进步,以文化熏陶的方式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从而在创新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协同育人目标。

(作者系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