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开创基层法治工作新局面
——卫滨区飞机场社区基层依法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卫滨区铁西街道飞机场社区位于人民西路,地处城乡接合部,常住人口8000多人。社区功能齐全,设有党群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儿童服务中心以及“老娘舅”矛盾调解室、民主法治大讲堂、法治漂流书屋等特色功能室。近年来,飞机场社区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会治安良好和谐,连续创下5年“零”上访记录。2022年年底,该社区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誉称号。

飞机场社区认真学习宣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民主法治创建为抓手,重点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广泛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走出了一条基层依法治理的新路子。

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飞机场社区党委创新提出了“三活、四清、六知、一促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法。“三活”: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四清”:家庭情况清、隐患矛盾清、重点对象清、人员类别清;“六知”:知道重点场所状况、知道流动人口动向、知道社区居民诉求、知道辖区社情民意、知道安全隐患情况、知道求助对象需求;“一促进”: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工作全面落实。“三活、四清、六知、一促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法,不仅从制度上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网格长、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促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社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普法宣传员,通过法治宣传专栏定期宣传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法治案例;社区家长学校定期上法律辅导课,同时利用远程教育平台,针对辖区居民实际情况,开展精准法治宣传;社区法治漂流书屋配置法律图书、杂志等,并不断更新,定期对居民开放,使居民真正养成学习宣传法治的良好习惯。社区根据居民需要和当前形势,经常开展喜闻乐见的法治实践活动和法治文艺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自律、自治和自我保护能力。

密切配合,精准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社区与派出所和司法所紧密配合,邀请法律工作人员为居民讲法治课,进行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特别是做好妇女、青少年相关法律宣传工作,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国际禁毒日、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日,邀请派出所民警、法律顾问、法律工作者到社区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了妇女、未成年人对法律服务的知晓率,增强了弱势群体的维权意识。设置社区法律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纠纷,对社区管理提出法律意见,定期为社区干部安排法律培训等,指导和帮助社区成员提高依法管理事务的水平,提高社区居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聚焦调解,有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在基层矛盾调解化解制度建设方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基层调解的“5+5”老卢矛调工作法和由“五老”人员组建的“老娘舅”矛盾纠纷调解队伍,重点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让群众“琐事不出楼、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社区”,使矛盾纠纷不上交、就地进行化解,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强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社区班子成员的依法决策和民主管理意识,带动了居民自我教育和管理,社区治安得到了根本好转,有效促进了社区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

近年来,飞机场社区先后获得了“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河南省先进社区党组织”“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近百项国家、省、市、区荣誉。社区党委书记卢运道也先后获得了“中国好人”“全国首届平安之星”“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国家、省、市、区荣誉称号。 (王海明 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