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
      

优化延时服务 丰富课后时光
——卫辉市推进教育事业助力乡村振兴

卫辉市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头,把扶贫先扶智化为政府自觉行为,率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拓展农村课后延时服务带动教育振兴乡村的有效探索,让孩子们享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为此,卫辉市先后荣获“河南省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县(市、区)典型案例”“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示范区”等称号。

当好教育振兴乡村的一线总指挥。完善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推进,从财政支持、师资配备、硬件更新完善等各方面做好工作,确保延时服务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推进。一是配好硬件强保障。近年来,卫辉市先后投入近6000万元对全市中小学音乐、体育等功能室设施进行更新;对全市中小学操场进行维修或重建,以确保课后延时服务各类社团活动扎实开展;投资3182.66万元引进信息化教育设备,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确保满足薄弱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需求。二是优化师资奠基础。300名特岗教师、86名中小学招聘教师已全部充实农村一线,450名教师招聘工作有序推进,为卫辉市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和中坚力量。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持续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为课后延时服务学科辅导提升质量、社团活动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三是核定标准减负担。卫辉市制定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每名学生每小时最高不得超过2元,享受脱贫政策户和风险未消除监测对象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子女实行费用全免,切实达到了群众支出大幅度降低、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的良好成效。

做好乡村教育振兴的辛勤耕耘者。紧盯群众关注焦点,解决群众生活难点,破解乡村教育发展瓶颈,引领乡村教育发展,促进群众物质生活、精神水平提升,振兴卫辉乡村发展。一是强化爱卫辉建家乡信念。卫辉市开展“我为卫辉作奉献”系列活动,引领学生树立“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强则家强”的信念,为乡村振兴工程培养后续有生力量,同时,针对留守、单亲、贫困家庭儿童普遍存在的缺少关爱、厌倦生活环境的心理问题,进行系统纠正疏导。孙杏村镇娘娘庙小学的“舒心屋”、庞寨乡中学的“心灵家园”、顿坊店乡比干完小的“乐天屋”等心理辅导站多次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二是创新作业辅导解难题。实施三级联动作业教研,强教改,抓学改,实行分层靶向作业布置,形成教改学改双向促进,充分发挥以作业巩固提升学习质量的最大功效,彻底解决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难以辅导、外出打工不能辅导、校外辅导费用难以承受等实际难题。三是提升艺术素养燃希望。成立涉及体育、音乐、舞蹈、书法等各级各类艺术社团(如图),参与学生6万余名,参与教育教师3933人;采取集团化办学、城市辐射乡村、整合全市优质资源等方式,对有艺术天赋或期望有艺术发展的农村学生进行专业提升。城郊乡唐岗完全小学的漫画社团荣获国际、国家、省、市级各类奖项;庞寨乡柳位小学的高跷社团在2019年9月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

发挥好教育振兴乡村的良好作用。一是广大群众得到实惠。调研显示,实施延时服务后,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平均下降60%以上,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农村学生学业辅导难题得到彻底解决,家长创业打工无后顾之忧,经济收入有所增加,家庭经济有所改善。二是提升农村学生素质。农村学生的精神风貌较之以前整体上有较大改观,艺术素养普遍提升,享受脱贫政策户和风险未消除监测对象及其他突发情况致贫家庭中品学兼优的学生比率开始明显增加,整体呈现出阳光向上的健康态势。三是城乡教育差距大幅缩小。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与城镇中小学差距大幅度缩小,涌现更多的家门口优质教育资源,走出一条县域乡村教育振兴之路,教育振兴乡村,卫辉发展未来可期。

(陈永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