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
      

用“心”创建筑牢“平安原阳建设”坚固防线
——原阳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小记

今年以来,原阳县委政法委着力找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以试点工作为有力抓手,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全力推进全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用社会心理服务建设护航“平安原阳、善良原阳”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全县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用“心”构筑,织密“三网”完善社会心理服务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人民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心理服务全覆盖,县综治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织密“三网”服务模式,打造多维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一是天网(线上云平台)线上服务平台,随时随地登录网页浏览,可学习、可提问,庞大的心理咨询团队在后台全天在线答疑解难;二是地网(线下服务站点),全县已建成23个社会心理服务站,每个社会心理服务站点至少有2名社会心理指导人员,分布在13个街道(乡镇),让基层心理服务更优质、更便捷;三是人网(基层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原阳县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全域、全龄、全时”把心理服务送到群众心里。

用“心”服务,深化“三进”,促进社会心理服务建设

原阳县委政法委心理服务中心“因群施策”,精准服务,扎实开展心理服务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街道)“三进”服务活动。

活动进校园。以生动的案例、风趣的语言为孩子讲解常见心理疾病的表现特征与危害,引导中小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用积极阳光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帮助新任教师学会良好的沟通技巧、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技巧,共同维护校园心理健康。

活动进社区。让心理辅导讲座走进社区和家庭,把“关心”送到居民心坎上。通过案例分析、详实数据、现场问答及互动讨论等,引导居民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鼓励老年人多参加社区活动、多结交朋友、多运动,切实缓解老年群体的孤独感和“老来无用感”,着力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足感。

活动进乡镇。基层干部是直接面对群众、承担基层工作的群体,工作任务多、责任重、压力大,普遍容易出现心理疲劳、精神焦虑、心态浮躁、自我加压、情感失衡、缺乏依托等心理“焦虑”问题。原阳县委政法委心理服务中心根据基层干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社会发展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题培训,让基层干部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用“心”抗疫,架起“桥梁”,夯实社会心理服务建设

自10月28日起,原阳县综治中心社会心理服务办公室面向社会开通“抗击疫情·关爱相助”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线上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接听预约热线并记录在案,线下组建一支12人的国家二级咨询师心理援助团队。热线服务为居家隔离的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孕产妇及返岗工作人员、一线防疫人员、志愿者等不同层面人群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服务热线开通至今,共计预约26人。同时,疫情期间,原阳县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通过线上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文章共60余篇,阅读人数共计12398人次,有效帮助群众疏导精神压力。

用“心”化解,推出“心防”,解决社会心理服务难题

对于近年来基层乡村存在的邻里纠纷、家庭情感纠纷、严重精神病肇事肇祸倾向人群、问题性信访苗头等实际问题,原阳县心理服务中心因人施策,把“心防”工程的服务对象确定为具有治安隐患的特殊人群,有效开展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同步落实跟踪帮扶措施,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位一体”治安防控网。针对不好化解或者化解不彻底的沉案、积案,该心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从化解心理障碍、缓解心理矛盾入手,一人一策、一事一方案,逐个研判分析,着力从源头上解决。

截至目前,原阳县综治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共化解登记事件102起,在很大程度上将问题消化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源头,为全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暨命案防范作出了应有的力量。

(蒋雅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