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近日,市审计局赴市民族宗教局审计组深入践行研究型审计要求,积极谋划研究型审计工作,创新审计方法,把研究型审计融入审计项目开展全过程,以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转变思维模式,加强审前政策性研究。该审计组紧紧围绕经济监督定位,找准审计工作切入点,牢牢抓住研究型审计这个抓手,积极探索使用研究型思维,将研究型思维贯穿审计全过程。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关键环节是调查研究。在审计项目实施前,该审计组对具体审计中涉及的宏观政策进行梳理,重点研究改革方向、业务运行、管理模式等,对被审计单位涉及的专项资金、项目、具体业务、相关政策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覆盖面尽可能广泛,内容尽可能详细。
以问题为导向,制订有特色的审计方案。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项目实施的依据,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线路图”,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的控制作用。该审计组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制订有特色的审计方案,同时列出审计要点清单和线索清单,既明确了审计取证链条和取证要点,又突出了“怎么审”的具体措施,审计人员只需按图索骥,即可快速开展现场审计工作。同时,严格要求每名审计人员按照方案开展现场审计,做到执行到位不变调、审计事项不遗漏。
加强审中研究,提升审计质量。审计过程中紧扣“资金——项目——政策——政治”主线,注重加强对具体的重大决策事项背景的研究,以及财政资金分配、国有资产处置、公共资源配置审批和交易等问题易发、高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研究。该审计组就审计中发现的疑点,共同进行分析研判,并不定时地调度工作进度,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共同梳理问题背后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切实推进研究性审计工作,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防范审计风险。 (王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