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
      
市残联持续打造“康教结合”特色品牌
促进未成年残疾人健康成长

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残联坚持以“康教结合、智慧康复、综合提升”为目标,通过开展“康教结合”特色品牌活动,多措并举为未成年残疾人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扎实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面发展。

一是实施精准康复,为未成年残疾人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606名残疾儿童申请康复救助,完成审核1580人,接受康复服务1533人。其中,市残联康复教育中心康复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幼儿66名,依靠中央、省级下拨资金1153.48万元,市级资金24万元,基本实现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同时,市残联与市卫健委进行合作,积极扩充我市定点儿童康复机构,从30家扩增为37家,方便残疾儿童就近选择康复服务。

二是狠抓教育救助,为未成年残疾人点亮希望。市残联持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其中为0岁~18岁重度肢体、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服务,全面落实残疾儿童两项补贴政策。截至目前,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4551人,生活补贴3356人。同时,市残联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引导残疾考生合理填报志愿,并视残疾考生的残疾情况和需要,在高考期间提供合理便利。

三是推动康教融合,提升未成年残疾人健康水平。市残联康复教育中心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活动,根据残疾儿童的不同需求举办“爱耳日”“预防性侵”“感恩父母亲”等12个主题教育活动,对残疾儿童进行健康卫生、爱国爱家、安全教育等思想道德培养。截至目前,市残联康复教育中心已开展家长培训班4期,受教家长达145名,开展残疾儿童亲子系列活动45次,参与人数900余人次,极大地丰富了残疾儿童的文体活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未成年残疾人成长氛围。市残联以“全国助残日”“世界孤独症日”等节点为契机,通过宣传页及新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义诊服务6次。开展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丰富残疾儿童文化生活,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⑧

(牛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