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
      

为什么说全血并不全

所谓全血,就是将人体内血液采集到采血袋内所形成的混合物,其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这是无偿献血的主要献血形式。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全血很全,含有各种血液成分。实际上,血液在离开人体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即所谓的“保存损害”,这是因为血液的保存液只能有效保存红细胞,而对其他血液成分不起保护作用。另外,血液中各种成分的保存温度差别较大,如红细胞在2℃~6℃条件下保存,血小板在20℃~24℃条件下震荡保存,白细胞在20℃~24℃条件下保存,凝血因子在-20℃以下冰冻保存,在一个温度条件下是不可能有效保存所有血液成分的。因此,全血的血液成分其实并不全,4℃保存5天后的全血只含有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临床上通过给患者输注全血来提高血液各种成分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成分输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是现代输血发展的必然结果。⑤

(肖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