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
      

携手基层强学科 纵横天山做义诊
——记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三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魏巍

今年4月,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三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魏巍,作为河南省第十四批援疆医疗队队员,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开展医疗援疆工作。

(一)

初到哈密,魏巍努力克服时差、气候、语言不适应等诸多困难,积极乐观主动融入受援地工作一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不忘初心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援疆桥梁纽带作用,为哈密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哈密由于地理位置、气候、老百姓饮食习惯等原因,导致肛肠疾病发病率较高。而哈密肛肠学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往群众患病大多要跑往乌鲁木齐就诊,造成医疗资源紧张和浪费。

魏巍通过走访调研并结合受援地实际,与受援医院领导共同研究确定了伊州区人民医院肛肠诊疗中心的学科发展定位,并主持起草了《肛肠诊疗中心建设及发展规划指南》,搭建了肛肠诊疗中心基本框架,为医院肛肠学科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

魏巍积极谋划创新科室发展,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在诊疗技术改进、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意识提升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建议,完善了肛肠良性疾病手术规范,注重围手术期的全面管理,开展了无痛病房建设。他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开展多项新技术,惠及广大病患,为受援医院填补多项肛肠外科技术空白。

哈密地广人稀,一些偏远乡镇缺医少药、看病难的情况突出。魏巍积极参与医疗援疆资源下沉,并加入家庭医生援疆团队,到基层偏远的乡镇卫生院开展义诊,与基层医务人员深度合作。通过举办专科知识培训、手把手指导临床操作等,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立体式、全方位服务受援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近半年来,从二堡、五堡、马场,到大泉湾、德外里、三道岭,许多乡镇卫生院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工作之余,他还和其他援疆队员一道,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健康宣教,普及健康保健知识。

(三)

“援疆是一种使命,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选择了援疆,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离家几千里,想家总是难免的。闲暇时常常牵挂年迈体弱的老人,牵挂操持家务的妻子,牵挂两个年幼的孩子。是他们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才让我能在这里安心地工作,更好地服务边疆各族群众。”魏巍说。

从黄河之滨到天山脚下,华夏中原与瓜乡哈密血脉相连。援疆时间有限,豫哈情谊无限。像魏巍这样的援疆医生还有很多,他们正用脚步丈量青春、用奉献书写芳华,如同戈壁荒漠上的胡杨树一样坚守在天山南北,挥洒汗水、激扬青春、建功立业,为这里打上深深的“河南烙印”。

(吕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