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十年发展织锦绣 砥砺奋进绘蓝图
——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十年发展纪实(下)

智能智造

按下新旧动能转换“快进键”

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鹭集团)以“单台设备自动化、整套生产线智能化、综合管理智慧化”为目标,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推动结构转型、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从生产线到产品,从工序到流程,“数智化”要素已然成为企业的标配,迅速驶入智能化铺就的发展“快车道”,让企业发展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动力更加充足。

取代重复性的劳动是机器人落地的最好场景,白鹭集团各条生产线宽敞明亮,纺丝岗位已经看不到纺丝工来回穿梭、推车搬运、人工分拣的景象。智能化生产线与DCS系统和PLC系统、WMS系统紧密结合,实现了多台设备一人监控。河南省化纤行业首台“5G+AGV”搬运机器人、异常锭位自动报修系统、自动分拣生产线等设备在白鹭集团成功应用,使长丝和氨纶生产从纺织机器吐丝成筒后的落丝、运输、分拣、装箱、进库等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全部实现智能化,5G技术的加持使机器人的搬运效率至少提高20%以上。白鹭集团还着力对原液、酸站进行自动分析检测工作,逐步建立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为实现生产现场无人化创造了条件。随着一批新技术、新装备在白鹭集团推广应用,装备自动化、智能化优势显著,赋予了企业竞争新优势。

白鹭集团还利用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通过ERP、OA、MES等一系列智能化系统整合升级,有效整合了白鹭集团大数据,实现了产销一体化、质量全流程跟踪。对采购工作与供应商、销售工作与客户的有效管理,降低了采购销售成本,降低了库存盘点误差,提高了存货周转率,为白鹭集团决策提供了支持依据,提高了客户服务水平,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绿色改造

释放绿色发展潜力

在新的时代,人民群众从“谋生活”到“盼生态”,白鹭集团作为国有纺织行业领军企业,有责任为行业绿色发展作出贡献。董事长邵长金强调,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绿色、低碳、环保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企业长期发展和生存的通行证。要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主动作为、超前谋划。

十年来,白鹭集团环保投入数亿元,先后对锅炉燃烧废气、工艺废气、扬尘污染进行治理,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提标改造。同时,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加强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力度,不断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传统行业产业升级,加强企业环境综合治理,完善清洁生产措施,稳步降低企业综合能耗。

在废气治理方面,先后对新老两个厂区7台电站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升级优化锅炉设备及工艺,大幅降低了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是我市率先完成锅炉烟气超低排放的企业。对露天煤场进行封闭改造,并在煤场进出口设置车辆冲洗系统,真正做到“用煤不见煤,排渣不见渣”。2022年,白鹭集团和相关企业共同研究的将生物处理技术运用于处理粘胶系统低浓度大气量含硫废气成功运行,大幅度降低了污染废气的排放量。

在污水处理方面,白鹭集团强化工艺管理、升级污水处理设施,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证污水达标排放。2016年投入2500多万元对污水处理进行提标升级,在原有治污水平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万吨沉锌处理工艺、生化处理等设施和工艺改造,这些举措为污水达标排放提供了技术保障,也有效降低了排放污水中的COD、BOD及氨氮数值。同时,实施污水处理关口前移,对影响达标排放较大的车间废水进行在线连续监测的事前控制,有效减轻后续污水处理车间的生产压力,提高了污水达标的稳定性。如今,在白鹭集团污水排放口,鱼儿嬉戏、白鹭飞舞,它们成为白鹭集团特殊的环保“检测员”。

白鹭集团注重能源循环利用,让有限能源更高效。在加强污水治理的同时,成立了废水分类、分级处理攻关小组,不断探索新技术,加强生产用水的循环化利用和新制水工艺的应用。自主研发了双级膜法酸性废水回收技术,年减少采水量300余万吨,年节约采水费用1500余万元;应用EFDT高效脱盐技术,使制水率从76%提高到97%,年节约脱盐水采水费用1380万元;应用溴化锂余热制冷……

2022年5月,白鹭集团利用屋顶建设“电厂”,充分利用屋顶空间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让这些屋顶成为“自带流量”的“发电厂”,可实现年均发电量637.3万千瓦时,每年可获得电费收入452万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943.7吨,减少CO2排放量5187.4吨,减少粉尘排放量1733.4吨。正在实施的新区煤棚1.5MWp光伏发电项目,采用新型的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形式,不仅能大大提高1号、2号、4号煤棚的棚顶使用寿命,还可以实现年均发电量171万千瓦时。

白鹭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目标,率先加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全生命周期评价工作组,2021年年初公布了碳中和远景规划,启动零碳产品开发计划,在推出BaiLu-ECO长丝产品的基础上,力争今年推出零碳再生纤维素长丝产品,降低供应链碳足迹输出。

白鹭集团还积极加入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联盟,在提升绿色生产水平的同时,优化了原料选择,按照森林地图优先选择通过FSC认证的原料供应商。白鹭集团发力国际绿色产品认证,成为国际上首家通过STeP认证的氨纶生产企业(可持续纺织生产),获得Canopy审核浅绿色最高级别认证,为集团参与国际品牌竞争提供了绿色通行证。

2021年,白鹭集团单位生产总值能耗0.493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50.5%;单位工业产值取水22.23吨/万元,同比下降54.96%,相当于年节约22.90万吨标准煤,荣获“十三五”全省节能先进集体,入选“河南省能碳管理示范企业”。

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职工幸福感不断增强

邵长金说,要让员工体面工作、幸福生活。白鹭集团始终坚持“企业发展为了员工”这一理念,不断践行企业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通过完善薪资分配机制,使分配制度不断向一线倾斜,截至2021年年底,职工年平均工资66390元,实现了收入翻番的目标。

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白鹭集团不让一名员工失业,在“蜕变、重生、收获”的转岗三部曲中,不仅让转岗人员练就了新本领,更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白鹭集团还为职工“搭台子”“铺路子”,2017年,和中原工学院合作举办了“高级蓝领”培训班,送优秀员工到大学进行“充电”;2022年,实施了“白鹭英才”行动计划,评比推荐各类专业人才。白鹭集团还为员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创造条件,开设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专升本班、新型学徒制培训、机械工程技术、文秘写作高级研修班,鼓励员工走技能成才之路,为员工的梦想插上翅膀,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白鹭集团积累形成了“团结、奉献、创新、担当”的白鹭精神,“白鹭”产品行销国内,誉满全球,“白鹭”牌商标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十年来,白鹭集团品牌价值大幅提升,2022年品牌价值超过50亿元,入选“2022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竞争力优势企业”;多次入围重点跟踪培育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名单和河南省百强企业,荣获化纤行业“十二五”“十三五”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白鹭集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忘产业报国初心,坚定不移推进纺织行业的“科技、绿色、时尚”目标,锚定目标、勇担使命,在继往开来中实现守正创新,以只争朝夕、策马扬鞭的坚定信念,用企业高质量发展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锦绣。

(郑逢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