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荣
通讯员 赵培迅
今年以来,辉县市以灾后恢复重建为统领,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大灾变大考、大干、大建、大治,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保持了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前6个月,辉县市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大经济指标增幅综合排名,位居新乡市各县(市、区)首位。
抓项目,增强发展动能
盛夏时节,走进辉县市纸业产业园,一辆辆货运卡车鱼贯而入,建设生产一片热火朝天;“四方两园”项目现场如火如荼,正在通过顶格组织、顶格机制,构建起辉县市乡村产业发展的龙头型、基地型、引领性的产业平台和载体……
今年以来,辉县市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市列入河南省“十四五”期间重大项目清单37个,占新乡市项目总数的六分之一。此外,投资131亿元的九峰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顺利通过省发改委核准立项,成为省“十四五”纳规抽水蓄能电站首个获得核准批复项目;总投资121.1亿元的城区灾后提升项目一期,涉及安置区、道路、学校、水系、医院等8类项目正在加快实施。
统计部门数据显示,上半年,辉县市固定资产投资表现“抢眼”:同比增长21.6%,高于全市9.4个百分点,位居新乡15个县(市、区)首位,高于2021年16.6个百分点。
从投资主体性质看,民间投资强劲有力。上半年,辉县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1%,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4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3.3%,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个百分点,贡献率为79.3%。
从投资结构看,上半年,辉县市第一产业同比增长493.9%,第三产业同比增长33.5%。
调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去年以来,辉县市针对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短板,特别是在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发展上有了关键性新突破,找到了两个抓手:一是以城市更新建设为契机,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近1000亩的“共铖科技园”;二是以清研辉县为平台,通过“平台+投资孵化+实业”的运营模式,聚焦辉县市主导产业,引育一流人才、汇聚创新要素,真正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培植辉县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先进成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是河南省重点培育的六个智能装备产业园区之一,着力打造装备制造零部件产业集群。”辉县市孟庄镇党委书记宋云天说,该产业园一期工程已投入建设,着眼环保装备与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有望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利税10亿元。
“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在辉县市持续完善,目前该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4家。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尽管辉县市加大了工业产业升级力度,但新兴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有限,工业产业结构依然有待进一步优化。
据悉,下一步,辉县市将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先进成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共铖科技园、弹簧园、孟庄食品工业园等7个专业园区建设进度,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积极打造产业转型平台,助推辉县产业转型升级。
提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当前政府改革的一个着力点,也是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
今年以来,辉县市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战略性基础工程,聚焦省级营商环境评价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强化改革创新、整改提升、重点攻坚、协调联动、示范带动。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推动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在持续深入开展的“万人助万企”活动,辉县市上半年累计退还企业留抵税额1.3亿元,缓缴中小微企业税款1.8亿元,办结企业“急、难、愁、盼”问题156个。
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推行优化营商环境指标长制度。辉县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2年辉县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顶层设计,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有序推进智慧辉县政务服务APP建设,以“一网通办”“一网通管”强化数字赋能,在全省103个县(市)营商环境评价中,辉县市连续两年取得第11位的好成绩。
依托“13710”联合作战工作机制,辉县市将经济运行、项目建设纳入重点交办内容,坚持周交办、月点评、年总评,每月对各单位进行综合排名。严格实施“1+3”工作机制,明确一个项目一个包联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个责任单位,每周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专题会议,对各分包项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督促落实,同时坚持召开每月经济运行调度例会和经济运行片区会议。
辉县市委书记刘军伟表示,将继续保持奋进姿态,紧盯“全年红”工作目标,持续加压发力,不断巩固提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推动辉县市经济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