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同“新”共创满城芳
——我市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侧记(一)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超

请看一组数据:

——14条“断头路”一举打通、57项市政道路及配套项目快速推进;

——投资60.7亿元的水利项目,有效改变城区“小雨积水、中雨受涝、大雨成灾”的局面;

——大力推进38个城中村(棚户区)、87个老旧小区改造,让百姓居住环境更美了、生活品质更高了;

——启动总投资49.88亿元的“智慧停车”项目,计划新建、改造停车位8万个;

——建设城市绿道17.2公里,改造建设景观面积13.7公顷,建成23个“小微绿地”“口袋公园”,绿色休闲阔然天地间,“10分钟健身圈”方便居民走出小区找到健身休闲场所;

——新建“馨香书坊”50座,城市书柜400个,打造城区“15分钟阅读圈”,建设市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

——全市划分为4507个网格,设置1.5万名网格员,“政务+警务+社务”充分融合,“三无小区”全面清零,平安建设找到“密码”,长周期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底线守得更牢。

大手笔的投入带来城区脱胎换骨的变化,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思想,聚焦创建“坚定、均衡、精细、常态”文明城市目标,补短板、强弱项、攻难点,举全市之力、汇全民之智,着力筑牢文明风尚的“筋”与“骨”、打造全民共建共享的“灵”与“魂”。

文明让新乡常新……

高位推动,牵住常态化“牛鼻子”

组建高位推进的领导体系。将“以常态化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写入新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202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统领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等方方面面工作。健全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下设“一办十专班”: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办公室主任;10名党政班子成员任工作专班组长,牵头负责十大重点创建领域。37名市级领导干部每人分包一个乡镇(街道),跟进指导文明创建工作,始终保持创文工作高位推进态势。

构建齐创共建的工作格局。市创文办与市直机关各部门逐一对接,推动各级各部门自觉将创文工作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切实将文明创建统领地位摆正居中。紧扣测评体系,按照所属辖区和行业监管原则,对5个主创城区和12个市直主创单位制定下发了具体职责清单和任务清单,签订创建承诺书。对市区10个乡镇和21个街道下发了31个创建项目清单,持续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创建责任,使文明创建成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健全常态长效的推进机制。出台《全面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的实施意见》《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管理工作考核方案》等一揽子文件,配套建立健全调度推进、督导检查、奖惩激励全流程闭环机制。在调度推进上,书记、市长每月召开创文推进会,并纳入全市重大事项日调度会。市创文办实行创文工作日报送、日督导、日调度,形成创建日志。在督导检查上,建立市创建中心全面督导,重点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大督查重点督导,16个主创单位(行业)专项督导的“1+2+16”督导体系,每半月实现对城区创文工作督导全覆盖,列出全市动态管理台账。在奖惩激励上,建立“红黄旗”管理、大会表态发言、约谈问责三级责任追究机制,倒逼各主创单位切实扛牢主创责任。

正是综合推进叠加效应及排名、约谈、问责的连续动作,促成了我市常态化创建“一盘棋”,形成了你追我赶大比拼的工作态势。

精准施策,高效创建抓“源头”

拿出攻城拔寨的力度补齐基础短板。坚持从最薄弱、最欠缺的地方抓起,从解决群众最迫切、城市发展最急需的问题入手,紧密结合灾后重建,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在城市绿化方面,在文化服务方面,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年行动。投资172.4亿元,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坚定背水一战的决绝根治市容顽疾。集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质量提升季”活动、“举一反三、竞赛销号”整改攻坚行动、“32项集中整治行动”,以及市容环境提升“十大行动”。对社区庭院缆线飞线、无主庭院网格化管理、违章搭建拆除、公厕建设管理、占道(店外)经营和夜市摊贩区管理、农贸(集贸)市场综合治理、文明养犬、电动车上牌等32类城市问题进行攻坚整治,一些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如通过转划管理职能,科学施划路边停车线,加大违停处罚,静态停车秩序明显改善;完成300多个老旧小区空中缆线整治,“空中蛛网”明显改观;完成农贸市场“六个一遍”整治,市场环境、秩序得到较大提升,等等。

下足绣花的功夫提升精细管理水平。聚焦市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区域,广泛开展城市空间“美颜”、背街小巷“洗街”、城市夜空“点亮”等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累计完成沿街楼体墙体粉饰262处、24.7万平方米,提升整治背街小巷133条,新增路灯1500多盏,彩化美化变电箱、通信箱(柜)520个,补植补栽乔灌木17.6万余株,完成对278座公厕、49座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安装电动车标识牌约70万个,等等。坚持用“数治新乡”建设赋能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全市大数据指挥调度平台,与公安交管、数字城管、12345市民热线等数据深度对接,强化交通运行、环境监测、基础设施维护等城市运行数据的滚动采集、动态分析、及时处理,提高城市管理精准度和实效性。

紧密结合疫情防控、基层治理工作,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由政务、警务、社区三方力量组成的“3+N”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向基层覆盖,使文明创建更好地服务群众。

紧盯全域,打好创建“组合拳”

坚持在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上下功夫,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推进产业振兴夯实文明基础。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实施“一核三区”发展战略,打造以平原示范区为核心的农业种业创新高地,以延津县为主体的小麦粮油加工产业高地,以新乡县、获嘉县为主体的小麦、大豆良种繁育基地,以原阳县为主体的稻米、食品产业高地,推动“中原农谷”建设。充分发挥文明实践在产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组织农技专家、技术服务志愿者、致富能手、种养大户等,开展产业政策宣讲、产业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文明实践活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支持带农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升群众获得感。

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文明颜值。坚持建治并重,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域开展“四好农村路”创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0多公里,封丘、延津两县正积极创建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为目标,深入开展“清脏、治乱、增绿、点亮、美化、管护”六大行动,全市累计清理垃圾杂物38万立方米,清理坑塘沟渠2621处,完成改厕6万余户,整治乱搭乱建3294处,整治“空心院”3830个,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提升。

弘扬文明乡风涵养文明气质。坚持党建引领与引导群众自治并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活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所有行政村建立健全“一约五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孝善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制度,大力推广“积分管理制”“星级文明户认领制”等基层“微创新”,强化村规民约约束力,用好群众智慧,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助推乡风文明。 (题图摄影 高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