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
      

提振信心 重建心灵家园
——卫辉市教育系统灾后重建交出亮丽答卷(下)
学生在聚精会神地阅读

人才乃强国之重器,育才乃强国之根本。

卫辉市教育系统坚持秉承“灾后重建绝不是简单修复”的理念,以初心为笔、使命为墨,锐意进取、笃行不辍,积极关注学生成长的心灵,踊跃营造校园的书香氛围,引领学生将灾情视为一部“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教材,构筑“润希于心、润书于智、润新于思”的校园文化,为师生重建一个美丽的心灵家园。

世界读书日,因洪灾受损学校的孩子们有书读了

“我要感谢上海的叔叔阿姨们,为我们捐赠这么多的图书,让我们渡过难关,让我们天天都有好多图书可以看。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也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卫辉市上乐村镇曲律小学二年级学生康世宇的一篇作文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去年“7·21”特大暴雨,曲律小学校园最高水位2.3米,被定为受损极其严重的21所中小学之一。学校仅有的一个图书馆因为在一楼,图书全部被浸泡损坏。

校长李万胜说:“农村的孩子们本来课外书就不多,这下更没有书读了。得知我们学校的困难后,郑州的一些好心家长送来了300多本图书,还有上海的一个机构为我们送来了500多本图书,现在这800多本图书就是全校学生的精神食粮。”

4月21日,为宣传推广世界读书日活动,曲律小学的孩子们专门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

班会上,昔日在人前腼腆害羞的孩子们纷纷用自己的语言,感谢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同时,他们还不忘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仲永小时候很聪明,但不学习,长大之后天才就消失了……”“马良有一支神笔,想要什么就画什么,他还专门为穷人画画……”“我读的书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谁偷走了馅儿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随便下结论……”

吃水不忘挖井人,有了课外书读的孩子们用最淳朴的话语,最真挚的情感表达着对这些素不相识的叔叔阿姨的感激之情,也用最美的读书声温暖着这个“最美四月天阅读季”。

一年之季在于春,校园里一片忙碌。在曲律小学一棵17年树龄的大柳树倒下的地方,同学们带着对社会的感恩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一起种下了一棵新树,填土、浇水,孩子们种下了新的希望。

我们守护心灵,你们阳光成长

“洪水面前,默默地作了贡献的你,也是英雄。我是一名少年队员,我会好好学习,沿着他们的足迹,把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在卫辉市教育系统举办的“灾后重建中的感人故事”演讲比赛中,来自城郊乡唐岗小学的张艺书同学分享了她的故事《英雄》,感动了现场每一名听众。

为了教育成长中的孩子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唐岗小学通过漫画比赛、朗诵会、歌咏会、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来讴歌心目中的英雄,并向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漫画教学一直是唐岗小学的特色。水灾过后,唐岗小学充分发挥漫画教学特色这一优势,组织学生进行“伟大的志愿者”“生命之车”“肆虐的洪水”“灾后重建”等系列主题漫画比赛活动。孩子们在徐曙光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漫画作品……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抒发了自己的心声:感恩大爱,是大爱让大灾微不足道,是大爱让这个世界如此美丽。

为了促进孩子们心理健康发展,科学地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然灾害,唐岗小学联合卫辉市心理协会,开展了由四川省科技扶贫基金会、支付宝公益、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赞助的“驰援河南重建行动——心理安抚项目”系列公益讲座活动;同时,又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卫辉市心理协会的老师为学校专职心理咨询师,随时帮助孩子们解除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惑。

这些举措,帮助孩子们树立了健康良好的心态,阳光般的笑意又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用诗词文化重建学生心灵家园

“洪水过后,曾经整洁的校园到处是污水,漂亮的教室一片狼藉,桌凳歪七扭八地散落在教室的地面上,整个校园无处下脚。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抚平孩子心里的创伤,赶走压在他们心里的阴霾。”孙杏村镇大任庄学校负责人张新靖饱含深情地说。

一方面,学校安排老师为孩子做好心理疏导,同时,积极利用诗词文化沁润学生心灵。以“诗歌的前世今生”为主题、以“展翰墨风采 建诗意校园”为目标,学校借助灾后重建打造诗意校园。沁诗廊、润诗廊两条诗词文化长廊应运而生。

沁诗廊现在成了孩子们课下最爱去的地方,清风陪着孩子们坐在长椅上读书、背诗。沁诗廊取名寓意使孩子沉浸在诗词的世界,以诗养性,诗写心声。学生游走在长廊中,随处可与古人交谈。廊内悬挂“读书”“勤奋”为主题的诗篇佳句,警醒孩子们时时不忘读书。

“校园处处沁诗香,人生处处有诗意”,孩子们幸福地生活在诗意校园之中。

 “灾后重建绝不是简单修复,我们教体局始终坚持高位谋划、优化布局,科学规划教育灾后重建工作。我们制订了教育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做到定目标、定项目、定进度,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分类组织实施,为早日实现我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卫辉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西超讲到这里时,眉宇间透出坚毅的目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卫辉教育系统10万师生,正在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陈永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