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把常态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侧记
摄影 /高志勇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超

四通八达的道路,秩序井然的车流,文明礼让的行为;别具风格的游园和绿地,环境幽雅的小区,关系融洽的居民……目及之处,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让新乡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我市坚持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推动转型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举措,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机融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健全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指挥部,下设“一办十专班”: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办公室主任,10名党政班子成员任工作专班组长,牵头负责十大重点创建领域。

全面开展社区庭院飞线治理、无物业管理庭院网格化管理、拆除违章搭建、公厕建设管理、占道(店外)经营和夜市摊贩区管理、农贸(集贸)市场综合治理、文明养犬、电动车上牌、一盔一带……今年上半年,我市集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质量提升季”活动,以“32项集中整治行动”为抓手,向市容环境顽疾“亮剑宣战”,始终保持创文工作高位推进态势。

文化铸魂润溢文明风尚

“警察叔叔,您辛苦了!”6月25日,身披印有“新乡市新时代好少年”字样绶带的市盛景小学学生黄禹博等5名同学,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买世蕊的带领下,顶着酷暑,到金穗大道慰问一线民警。孩子们向民警表达感谢,庄严地行少先队队礼,民警同志回以敬礼。

在和平大道上,红旗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代表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带领下,慰问坚守街头认真工作的环卫工人、交通协管员、社区志愿者、城管队员和民警,并把同学们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赠送给他们,每件手工艺品上都写有孩子们感谢祝福的话语。

道德模范传帮带,促进我市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孩子们的感恩慰问,让坚守在一线的户外劳动者深受感动。

文明城市创建是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是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

我市坚持将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落脚点,全面贯彻“为民惠民靠民”创建理念,不断培育遵规守礼的文明行为、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

“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6月15日,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石榴花开”志愿服务基地授牌仪式在卫辉市第五完全小学举行。卫辉市的小学生手持中国画作品,和新乡市文联文艺志愿者一起喊出创文宣传语。

因为去年夏季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卫辉市一度成为全国焦点。我市39.53万名志愿者、3025个志愿服务组织闻“汛”而动、挺身而出,紧急转移42.4万名群众;2.6万名基层干部、18.6万名党员,成立1637个临时党组织,组建800多支党员突击队,坚守在灾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一年时间过去了,卫辉市的孩子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对接新乡市文联送入校园的书法、美术、曲艺、器乐、声乐、戏曲等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树立文化自信,让艺术的“石榴花”开满校园。

这背后,是我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主线,推行“党建+大数据+全科网格”工程,在全市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宣讲、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1”帮扶、“爱我家园”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系列评选等“文明实践十大活动”,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新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市首部专门促进文明行为的地方性法规,将于8月1日起施行。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