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把常态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侧记

(上接第一版)《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市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实际举措,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域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对于促进城乡居民强化文明意识、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将起到重要作用。

近一个月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以及各公益服务队开展了文艺展演、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推动《条例》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乡村、进楼栋,引导居民群众自觉遵守《条例》,形成知晓、认同、践行《条例》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整治提质 提升城市颜值

“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日前,记者踏入卫滨区铁西街道人民西路社区乐馨居小区,看着大院里硕果累累的梨树、随风轻摇的葡萄藤、怪石嶙峋的假山、虚虚实实的彩绘墙,脑海里浮现出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乐馨居小区里虽没有小河,但与“人在画中游”颇有几分贴切。

乐馨居小区楼长苏习明谈起小区的情况,乐呵呵地为辖区办事处和社区竖起了大拇指。乐馨居小区一年前名叫变压器厂家属院,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无物业管理庭院。居民出大院时,雨后泥坑要蹚水,风吹尘土掩口鼻,脏、乱、差成为小区标签,居民想改变但力量单薄。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经过街道办、社区、小区居民三方商谈,共同设计了小区的改造蓝图。”人民西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薛文娟说。“乐馨居”是小区改造后,小区居民一致要求更改的名字,真实反映了群众喜悦的心情。

小区改造后,如何保持良好的环境成了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在辖区街道和社区的支持下,乐馨居小区开展了“居民亮身份”活动,在该小区居住的共产党员、复转军人站了出来,他们成为管理小区、关注小区发展的“热心人”。

从接力筑天宫、圆梦征穹宇的神舟十四号,到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的抗击疫情,6月21日,一幅幅展现“中国精神”的墙体彩绘,让行走在中同街街道办小街巷顺发路的群众心潮澎湃。当大家得知这些墙体彩绘是我市美术教育工作者头顶烈日,在持续高温天气里创作出来的时候,顿时对我市教育系统辛勤的园丁肃然起敬。

两个月前,顺发路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路两侧墙面红砖裸露、斑驳破损,亟待整治改造。在我市吹响“32项集中整治行动”集结号后,顺发路西临的市民政局老年公寓勇于担当,主动和中同街街道进行对接,就粉饰墙面方案进行沟通,自觉承担起街巷修整、粉刷工作。炎炎烈日下,曾经斑驳的墙体焕然一新。

墙面粉饰一新,提升街巷颜值,植入文化元素,让老巷子更具鲜活生命力。

为了厚植顽强拼搏的“中国精神”,市教育局联合市美术家协会,从市属学校选拔10多名美术教育工作者,义务为中同街街道办事处创作墙体彩绘,将伟大的“中国精神”生动展现在墙体彩绘当中,让老旧的小街巷焕发出生命力。

一幅幅墙体彩绘,让每一个过路人驻足观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串联起文明的风景线,吸引不少群众竞相前来留影。

今年上半年,我市针对城市治理的痛点难点、不易整改的薄弱环节、容易反弹的顽瘴痼疾,由市领导召集、职能部门牵头,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克难攻坚、多措并举抓整改。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完成沿街楼体墙体粉饰262处、24.7万平方米,提升整治背街小巷133条,提升无物业管理小区230个,新增路灯1500多盏,彩化美化变电箱、通信箱(柜)520个,补植补栽乔灌木17.6万余株,对278座公厕、49座垃圾中转站进行提升改造,安装电动车标示牌68万个。

管理增效 提升城市品质

绿树掩映,草木含香,新鲜的空气沁人心脾。日前,记者在金穗大道、人民西路等地惊喜地发现,市园林绿化部门根据十字路口街角,因地制宜建设街心公园,面积不大,与街道上疾驰的汽车动静结合,让人赏心悦目。

“咱们新乡的变化发展真是清晰可见。我要为你们点赞!”在金穗大道与新二街交叉口西北角的“口袋公园”,出门遛弯的市民刘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口袋公园”的建设竖起大拇指。她说,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刘丽把小区门口的景观拍成图片和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得到了亲戚朋友的点赞询问。“他们还以为我搬家了呢。”刘丽说着就禁不住笑了起来。

建设“口袋公园”,创造市民“微幸福”。“口袋公园”作为家门口景观优美、设施齐全的“迷你公园”,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而且拓展了城市生态空间,让城市道路绿起来、美起来,提升了居民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感。

“以常态化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已写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2022年新乡市《政府工作报告》,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统领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等方方面面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市对标新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用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尽非常之责,全力办实事、抓项目、盯进度、求实效。

道路更通畅了:14条“断头路”一举打通,57项市政道路及配套项目快速推进。

汛期不发愁了:建成雨水泵站、更换污水管网、改造积水点、疏浚河渠,投资60.7亿元的水利项目,有效改变“小雨积水、中雨受涝、大雨成灾”的局面。

民生保障更实了:大力推进38个城中村(棚户区)、87个老旧小区改造,让老百姓居住环境更美、生活品质更高。

车辆易停了:启动总投资49.88亿元的“智慧停车”项目,计划新建、改造停车位8万个,构建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新格局。

绿意更浓了:建设城市绿道17.2公里,改造建设景观面积13.7公顷,建成23个“小微绿地”“口袋公园”,让小区居民乐享“10分钟健身圈”。

便民设施更全了:针对老旧小区晾晒、破旧家具清理和乱贴乱画等难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小区内设置集中晾晒点、休闲区域和事务公示栏,新增便民晾晒架和便民长椅。

充电更便捷了:针对居民区里“飞线充电”的问题,采取“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小区完善、在建小区统一规划”的模式,由政府统筹主导、社会资源建设、物业服务跟进,实现小区充电桩全覆盖,很好地解决了群众充电难题,消除“飞线充电”安全隐患,提升城市品质。

书屋更多了:新建“馨香书坊”50座,“城市书柜”400个,打造城区“15分钟阅读圈”,建设市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

网格更密了: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的原则,全市划分为4507个网格,设置1.5万名网格员,“政务+警务+社务”充分融合,“三无小区”全部清零,平安建设找到“密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文明如光,启人心智!
    我们要进一步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建设更加坚定的文明城市,更加均衡的文明城市,更加精细的文明城市,更加常态长效的文明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