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牧野垄上麦正黄

本报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洪峰)小满时节的牧野大地,麦浪滚滚,绿意渐去,金穗飘香,演变着一年中最美的画卷。记者昨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去年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大力实施农业应变管理技术弥补小麦前期生长不足,促弱苗转化,目前,田间小麦穗数足、穗粒多、籽粒饱满,整体长势喜人。我市正全力以赴备战“三夏”,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据了解,今年我市夏粮面积621.91万亩,较上年增加3万亩。受去年洪涝灾害影响,小麦播期偏晚,越冬苗情较常年偏差。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大力推广落实“五补”播种技术,保障全市小麦应播尽播;开春后,启动“科技壮苗”行动,成立8个专家指导组,分片包干不间断指导,各地狠抓因苗分类肥水管理,小麦拔节期苗情得到明显好转;中后期开展了 “一喷三防”和统防统治,目前,全市小麦长势较好。市农技站站长张东升表示,5月上中旬我市气温偏低,小麦灌浆进度低于近年同期,当前正处于小麦灌浆盛期,预计今年小麦成熟期比上年晚3-5天,如不出现严重干热风等大的自然灾害,今年夏粮能够再获丰收。

在位于卫辉市柳庄乡虎头庄村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该市农技服务总站站长刘广亮接待了来参观的群众和种粮大户,并讲授预防小麦干热风的知识,叮嘱大家要因墒补灌、“一喷三防”、及时收获。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刘广亮告诉记者,目前在农技人员多渠道技术服务和种粮群众精心管理下,卫辉市麦田亩穗数足,穗粒数高于常年,整体长势良好,尤其是播种特别晚的麦田经过有针对性的科学管理,也达到了让群众比较满意的结果。全市包村农技人员将继续进村入户,不间断巡回服务,坚持做到小麦一天不收获、服务一天不停歇,为夏粮丰收站好最后一班岗。

麦收在即,疫情防控形势下收割机不跨区作业、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不返乡,这给今年的麦收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近日,市农机中心精心绘制并推出了“三夏”农机作业分布图,及时解决了这个难题。

从农机作业分布图上能清晰看到,我市各县(市、区)所有种植小麦的田地,都有相应数量的收割机与之匹配,俨然是一幅机收“作战图”。市农机中心为绘制“三夏”农机作业分布图,及早对全市小麦种植面积、收割机数量与技术状态作了全面摸排,并制订出机收“作战”计划。同时,引导播种机前往已收获区域开展机播,实现夏收夏种无缝对接。各乡镇(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组织成立了小麦机收互助组、服务队,帮助在外务工人员、无能力和无劳力家庭开展夏收夏种服务,确保适宜机收机播的地块有机械可用,确保每一个无能力收种的家庭都有人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