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新赛道·新场景·新未来
——我市以数字化思维与方式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军旗

当今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滚滚。世纪疫情反复无常,却又将全球数字化进程至少提前了5年左右。

是主动出击、创新有为,还是观望犹豫?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新乡把握住了一个最为确定的趋势,蹚出一条数字化推动下的疫情防控、保通保畅保供、保经济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回答了时代之问、发展之问、责任之问。

数字化,实现了疫情防控常态常备——

数字化,意味着什么?

日常一天,刷脸出门、扫码购物、云上办公,万物互联,尽在一网。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数字化应用场景在新乡处处可见。

在京港澳高速新乡站,长途奔波数小时的货车司机李师傅,提前登录“放新办”进行报备,无需扫码便顺利通行。从5月20日起,全市各高速出入口逐步上岗“无形”卡口。此前,已有19个国省干道“有形”卡口撤销。

在河南科技学院,第一个核酸检测智能机器人刚刚问世,将为更多地方实现智能化快检快出提供“新乡方案”。

疫情要防住,人在做、云在算、机器人在检。这背后蕴藏着市委、市政府基于大数据时代,落实省委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前瞻思维与强力举措,依托的是新乡市大数据疫情防控系统,凭借的是丰厚强大的大数据人才技术团队。

从坚持高规格日研判调度机制,到构建高效能指挥调度体系,从“无形”卡口、电子围栏等全覆盖,到大数据强大算力算法处于领先地位,常态化防疫下的新乡,以大数据支撑,织密全市防疫“一张网”、做到上下“一盘棋”,实现了闭环上的“畅”、互联共享下的“保”、常态化下的“备”。

大数据,大时代,需要大专家。然而,高端人才稀缺成为各地都遇到的普遍难题。市委、市政府一方面“不惜重金买宝刀”招才揽智;另一方面,聚合驻新高校院所资源,打造了新乡大数据人才库。中电科22所专家李新博士,如今担任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他带领团队攻克了疫情防控领域诸多技术难题。

数字化,让传统产业开新枝——

犹如农耕时代之于土地、工业时代之于能源,信息时代的核心资源无疑就是数据。海量数据归于一端,它洞察一切。

在中国起重机械名城长垣市,卫华集团积极拥抱大数据,以“设备数据+AI算法”为基础,率先将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起重机行业,建成起重装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数百万台起重设备提供全流程服务。

卫华集团集纳全国范围内的起重机及时准确、真实客观的运行数据,第一个编制出“长垣起重机指数”,适时反映工业生产的实际开工率和生产活跃度,成为观察中国宏观经济的又一扇窗口。

从卖砂石到卖设备再到卖服务,位于卫辉市唐庄镇的“中誉鼎力”公司,以惊艳的大跨步鼎力呵护大美山川。该企业投资1.9亿元打造32000平方米智能化一体生产车间,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的矿山管理新模式。

发电厂里建蔬菜工厂,靠什么?位于辉县市孟庄镇的河南孟电集团告诉你,50亩大的地方,只需10个人打理,水、肥、湿度、温度、节碳量,实现一站传输、一网智控,而这里的西红柿年产量高达125万公斤,是传统种植方式下亩产量的四五十倍。

泰隆电力配电监测智能云安全预警系统,入选国家工信部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项目;豫北转向系统入选国家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豫新汽车”等10家企业入选2022年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项目……

来自市工信局的数据表明,截至目前,全市上云企业累计达6960家,年底有望突破8000家,位居全省前列。我市已建成5G基站5095个,2021年就实现了5G网络乡镇以上区域全覆盖和垂直行业应用场景按需覆盖。

数字化,构建数字产业生态链——

数字化转型战略是省委确定的“十大战略”之一。去年以来,市委聚焦战略目标,加快实施数字产业培育行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走进市大数据产业园,硬设施的美、软环境的优,令远者来、近者悦。该产业园是我市倾力打造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平台,总投资16.47亿元,占地面积158.2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0.59万平方米。

华为、海康威视、东软、中威电子等互联网领军企业竞相而来。华为新乡云计算数据中心部署超1000个机柜,可提供24万台云主机能力。43套具备拎包入住条件的专家公寓、200套人才公寓与接待服务中心正式建成,二期创意工坊已完成基础装修施工。

“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以云计算产业为主,软件适配与研发、信息技术人才培训、跨境电商、智慧医疗等多种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将全力打造中部地区大数据产业中心,深度发展信息技术设计、咨询和运维服务。”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15家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8%,9家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今年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3%,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新业态促进新消费。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增长60.4%。

数字化,推动政务服务高效能——

用好大数据,倒逼制度、标准、流程的重构,让政务更畅通、社会事务更便捷。

2021年12月11日,全市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平台应运而生,在全省率先开启了全天候、全流程、全要素的服务监管模式。

通过数据归集分析、建立算法,它管住了公权力,让所有审批事项、监管事项在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通过该平台,年轻人结婚、生孩子、办社保,老人退休、企业注销、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租房等,实现了一件事一次办。

在红旗区,正是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的运用,总投资100亿元的联东U谷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等一大批“大块头”项目,做到了拿地即开工。

半年前,红旗区在全省率先建成了5G智慧办税大厅,打通了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最后一米。一个多月前,该区税务部门上线首批5大类10余项“云教办”业务和12大类64项“云帮办”业务,既降低了税务人员的工作量,也让纳税人不跑趟。

“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加速政务服务高效化。”红旗区委书记刘宏锋告诉记者,全区1358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42项事项实现“即来即办”,76项事项实现就近办理,1358项事项实现“网上可办”。

数字化,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在银发浪潮下,如何让老有所养、老有老乐?

我市依托5G、物联网、智能化设备等信息技术产品,将“e岗通”智慧服务程序、可视化系统、积分养老系统进行融合,打造了“智慧+积分”养老模式。

手持“老乐宝”,智能养老不用东奔西跑,即可享受衣、食、住、行、医“菜单式”服务及智能系统监控、空巢老人紧急救助、在线预约家政助餐等康养服务。

智慧养老平台连通了民政部门、养老机构、办事处社区、社会家庭以及医院、商超等,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多主体参与、资源共享、公平普惠的智慧养老服务供给链。

迈入“2.0时代”的新乡积分养老模式走向全国,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了14个百分点。红旗区“一键呼叫、智慧服务”被省改革办列为“改革兴豫优秀案例”,洪门镇成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乡镇。

在市综治中心,大屏内容一览无余,直达社区农村。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助推“三零”目标创建,我市打破部门、区域限制和“信息孤岛”壁垒,聚焦党的建设、综合治理、疫情防控、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等,整合77个市直单位和12个县(市、区)、154个乡镇(街道)、3777个村(社区)的各项数据,全部录入“全科网格”信息管理平台。

“有了市级层面的大数据加持,我们发挥‘铁脚板’和网格化优势,不仅防住了疫情,还有效破解了社会治理难题。”原阳县委常委、大宾镇党委书记王鹏举认为。

数字化是一种趋势,大数据是一种思维、一种方式,让更多的不确定性变为了更大的确定性。随着数字化场景的不断丰富应用、数字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新乡必将以更绰约的姿态、更大的作为,走向更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