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青春的壮歌
——吴祖太研究筹委会负责人谈红旗渠设计师吴祖太

徐永立

一渠绕太行,精神动天下。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我想向广大青年讲一下红旗渠设计师吴祖太的故事。让我们沿着他的人生足迹——家乡原阳白庙、修学地开封、工作地林州、牺牲地山西王家庄,对他进行追寻,相信广大青年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2014年退休后,我偶然发现1960年4月28日的《原阳报》整版刊载原阳县委、县政府及各界群众追悼吴祖太的报道。拿着报纸我边读边悟,尽管跨越半个多世纪,但英雄的形象却在我眼前慢慢鲜活起来。

版面上刊有《忠于人民忠于党 革命功绩永不朽 城关各界人民集会追悼革命烈士吴祖太同志》的消息、时任原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郭殿儒的《追悼词》、《学习吴祖太同志的崇高风格》的社论、《山区建设的坚强战士——吴祖太》的通讯。

“白天测量,黑夜点灯绘图。白天黑夜,黑夜白天,苦熬了几十天,爬了550架高山,越过了无数条河流……钻弯弯曲曲的山洞,白家庄500多米长的空心大坝、大大小小362个建筑物一个一个都进行实地勘测,又一个个进行技术设计。他手上那本《水力学》快翻破了,他手中的那把计算尺快弄烂了,但他仍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报道让人激情燃烧,热血沸腾。

查阅《红旗渠志》方知,千百年来,林县一直被干旱缺水困扰,人畜饮水难,种地靠天收。1951年林县就提出引漳河水的议案,但因缺技术人才、施工资金,议案只能搁浅。

1954年,从黄河水利学校毕业分配至安阳水利局的吴祖太,首次下基层就是与国家水利部专家一起前往林县与山西平顺县接壤处测绘漳河沿途高程图。这次,他不仅亲自参与测绘漳河沿途高程图,还有幸见到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彼此留下深刻印象。当年,吴祖太21岁。

这幅图不仅使林县引漳入林有了第一图,而且使杨贵瞄上了吴祖太,决定把勘测设计引漳入林工程的重任寄托在吴祖太身上。

于是,我们找红旗渠建设特等劳模张买江做向导重走修渠路。我们访问了与吴祖太共同工作过的建设者,到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党史办、红旗渠干部学院等单位查访,渐渐对吴祖太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020年,吴祖太纪念馆在原阳白庙筹建,发掘史料时,我们获得一张由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红旗渠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文全、紧跟吴祖太统计数据的李天德等人签名的《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布置图》,图上写着测量人吴祖太。吴祖太带领勘测小分队,历尽千难万险,来回复测3次,终于精准绘出坡降比为8000∶1的引流渠线图。

1960年2月10日,林县根据吴祖太提交的《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向全县人民发出动员令,后来以红旗渠命名的引漳入林工程就此轰轰烈烈地开工了。

吴祖太1958年5月调到林县,1960年3月牺牲于山西王家庄红旗渠建设一线,年仅27岁。他的工作时间几乎全在太行山,没有固定办公室,常住帐篷,只有一只箱子伴随他走到生命的最后。在吴祖太外甥、承嗣人杨根成家,我们目睹了这一遗物——一只表面斑驳的墨绿色手提箱。箱子底层装着毕业证、工作证及未婚妻的来信;中层装着水利图书资料;上层放的是设计图纸。

几番打听,得知吴祖太妻哥薄慧善健在。2020年6月19日,我们赶往鹤壁见到了91岁高龄的薄慧善。薄慧善随手拿出个手提袋,里边装有3本相册,他挑出其中装有薄慧贞与吴祖太订婚照片的一本。讲到妹妹与吴祖太的婚事,老人热泪盈眶:“我与吴祖太是水利系统的同事,对他特有好感,于是找人做媒,想把当小学教师的妹妹介绍给他。他们两人都是共青团员,志同道合。62年过去了,这本相册我一直带着。”

薄慧善回忆,妹妹与吴祖太订婚不久,吴祖太就调到林县了,尽管双方多次商量婚期,但都因为吴祖太工作忙一推再推。妹妹十分理解支持吴祖太,其间书信不断。“只可惜妹妹命短,结婚才100天,1959年5月20日为救过铁道的小学生而不幸身亡,年仅21岁。那时吴祖太正处于引漳入林勘测紧张阶段,接到噩耗,他匆匆赶来,我眼看着他情真意切地哭守在我妹妹遗体旁,同时也感觉到他作为技术设计人员,林县水利建设确实离不开他。就代表全家同意他暂时把慧贞埋葬在娘家,等修好渠再移回原阳白庙,让他返回林县工地。”

2021年3月,在林州市档案馆查阅史料时,一封落款日期为1960年3月28日、中共林县县委组织部批准吴祖太为中共党员的信函映入我们的眼帘。

信函证明:吴祖太牺牲当天,林县县委组织部就拟好了县委批准吴祖太为中共党员的给红旗渠党委的通知,上边不仅两处点明“批准”,而且明确注明了批准日期。只是吴祖太1960年3月28日晚上就牺牲了。这一未发出的通知函,便尘封于档案中了。

吴祖太是一位“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共产党人。白天被批准为中共党员,当晚却不幸牺牲,他没有分享到站在党旗下宣誓的那分荣光。这既是历史巧合,又是历史真实。向前追溯,吴祖太早于1949年8月就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信仰早已笃定。

白庙村西北角有块墓地,两个坟头安葬着一家4口。鲜为人知的是,吴祖太就安葬在这里。1960年3月29日晚7点天黑下来时,从林县红旗渠来的一辆汽车载着一口棺材,缓缓地停在白庙村偏西北的吴生和家门口。

不难想象,失去独子的吴生和夫妇要承受多么大的打击,但老两口心里清楚,儿子是为林县百姓修渠牺牲的。吴祖太牺牲后,老两口没有向党和政府提任何特殊要求,只提出“不入祖坟,不进陵园”,就把儿子埋在自家门前。啥时候想儿子了,就出门望一眼。

更少有人知,吴家墓地多年来还少一人,那就是吴祖太的妻子薄慧贞。1984年,薄慧贞遗骸在吴祖太生前好友林县刘合锁、姐姐吴秀英、妻哥薄慧善的努力下,从淇县移回白庙。就这样,夫妻两人才得以九泉之下相聚。

由于鲜为人知,墓地一直荒芜。2021年年初,恰逢建党百年,原阳县委、县政府拨专款将吴祖太墓地修葺一新,并发出《关于在全县党史学习教育中进一步学习弘扬吴祖太精神的通知》。

在林州红旗渠纪念馆,山碑墙上镌刻着81位牺牲人员名单,吴祖太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位(如图)。讲解员说,一个外乡人来到林县为修建红旗渠献出年轻的生命,他是引漳入林工程因公殉职第一个获得共和国革命烈士称号的人。他投身太行大山,3次推迟婚期,勘测绘出第一张引漳入林渠线图。他“一天等于20年”,爬过550架高山,跑遍200里长浊漳河,勘测设计大大小小362座建筑物,培训培养出无数建筑工匠。他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发挥到极致,敢于牵着“龙王鼻子”穿山过涧,一图引领十万军,创造出新中国建设的奇迹。他敢以牺牲的壮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红旗渠建设世纪工程的一面旗帜。

王家庄是红旗渠总干渠在山西经过的重点地段。工程一开始,总指挥部就设于此,仅这个村就接纳万名民工。吴祖太最先来到这里,引漳入林渠线测定后,他被任命为红旗渠工程技术指导股副股长,既要负责全线施工技术指导,又要随时随地解决建造技术难题和施工安全问题,一时间他忙得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

王家庄退役军人王利民,在红旗渠王家庄段模型沙盘前饱含深情地说,当年吴祖太对红旗渠要穿村而过的隧洞施工安全很重视,为增加安全系数,他把最初设计的单孔改成双孔,“嘴巴洞”变成了“鼻孔洞”。1960年3月28日晚6点多,民工跑来报告说隧洞里出现裂缝掉土险情。吴祖太立刻放下手中刚端起的饭碗,带着安全员李茂德向隧洞口跑去。为了不误施工和保障民工人身安全,他不顾危险进洞查险,遭遇塌方,以身殉职。王家庄人一直记着、讲着吴祖太的事迹,村里专门在隧洞口为吴祖太树起雕像。

母校黄河水利学校,是吴祖太梦想起步的地方。学校幽静的鲲鹏山苑矗立着一尊洁白的雕像,雕像底座正面刻着吴祖太生平事迹,底座背面刻着“河南省水利厅赠”的字样。现在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原黄河水利学校)把吴祖太事迹编入院志,展示在校史馆;把学习吴祖太作为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勉励大家向优秀校友吴祖太学习,献身祖国水利事业。

查看吴祖太的毕业证,上面盖有“黄河水利学校”“黄河水利委员会”两枚红章,签名校长为王化云。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曾先后4次接见王化云,嘱托“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那时吴祖太就在该校就读。吴祖太之所以能担纲勘测设计红旗渠,取得新中国水利建设的奇迹,正是该校辛勤培养的结果。

《红旗渠日记》由《北京国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1960年3月29日的一则日记对吴祖太的光荣牺牲作了记述:吴祖太牺牲后第二天,红旗渠总指挥部在隧洞口为他和同时牺牲的李茂德举行了追悼会。

时任红旗渠总指挥部总指挥长周绍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在追悼会上说,吴祖太、李茂德因进洞查险而牺牲,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伟大的。这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全县50多万人民、为了全人类而死的。他们在工作中一贯踏踏实实,不畏艰难困苦,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周绍先对吴祖太的生平事迹作了概括:“吴祖太同志一生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工作一贯积极。他是原阳县白庙村人,今年27岁。他在咱县是一个高级技术员,咱们全县一般较大的工程都是他亲手设计的。虽然他年纪很轻,但是他有着敢想敢干的雄心壮志。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人造天河、引漳入林都是他亲手设计出来的。他出学后,在安阳水利局工作。1958年下放时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头天来到林县,第二天即到南谷洞水库。他不嫌山区苦,把林县当成了自己的家。去冬今春他听说上级要来调他,就向大家表示:不把山区建设好不走。”

周绍先更是对吴祖太的精神作了高度评价:“特别是他的创造精神很好。如南谷洞水库83米高的大坝,据说中央、省里好多工程师都不敢搞,但他根据县委指示和全县人民的要求,勇敢独创。县委提出将淅河上的翻水洞改为天河后,他就积极想办法。为了完成党交给的光荣任务,他在大年初一连夜跑到三门峡工地取经讨宝,终于弄好了南谷洞水库……”

“引漳入林工程测过3次,当时正是吴祖太结婚日期来临之际,但他想都未想。他说,不完成引漳入林工程,坚决不结婚。并往中央写了12篇稿子,争取了中央来林县召开战地会议。”

为纪念建党百年,2021年5月19日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的《理想照耀中国》之《天河》播出,推介词说:“吴祖太,河南人,参与红旗渠设计,短短时间内解决多项技术难题,为我国渠道修建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同年10月,央视在黄金时段开播连续剧《红旗渠》,剧中重要人物吴念祖原型就是吴祖太。剧情介绍:主要角色人物吴念祖,红旗渠工程技术总设计师。作为县里唯一的水利专业大学生,他专业素养高,主持勘测设计修建红旗渠。施工中,他面对多重困难和失去新婚妻子的变故仍坚守工地,解决诸多技术难题,顺利推动红旗渠建设。他勇于担当,积极给大家培训,现场教学建渠知识,培养技术骨干,为后续的红旗渠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红旗渠被誉为中国水长城、人造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干支渠延伸全长3000多里。若拉成直线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可把广州与哈尔滨连起来。周总理称其是“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

重走红旗渠,遍访修渠人。追寻吴祖太足迹期间,与他共同工作过的任羊成、李天德、田永昌、王文全、靳法栋,都对吴祖太记忆犹新,赞扬有加。修建红旗渠牺牲的81名干部群众中,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17岁。每当提起这些英烈,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外乡来的年轻人吴祖太。

渠比天高、水比命大。步步追访,我们逐渐看到一个真实的吴祖太:他放弃城市,远离父母,推迟婚期,怀着学以报国的一腔热血投身红旗渠的设计和建设;他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挥洒在了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上。

牢记初心当思英烈,不忘使命继续奋斗。期盼吴祖太精神能引领青年一代努力学习,奋力拼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图片由吴祖太研究筹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