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鉴于近期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地区暴发的情况,高新区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和服务方式,开启“线上+线下”融合招商新模式,确保项目引进不断链、项目推进不减速,助力招商引资“不停步”。一季度,该区实际利用市(省)外资金16.675亿元,同比增长5.03%,完成年度目标的26.49%,位居全市第一。参加全省第四期“三个一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40.15亿元,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
“一把手”做表率,上下“一盘棋”。上下同欲者胜,以上率下者强。为破解疫情下招商引资难题,高新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抓项目、带头推项目,融入项目服务第一线,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一季度,该区主要领导带队赴上海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分别拜访了阔然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宜明昂科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凯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当季签约的阔然生物项目刷新了高新速度,以招商引资成效厚植经济发展优势。
“责任”分包制,拓宽“大格局”。高新区抓实专业招商工作队伍,实行严实的工作责任制,实施干部分行业、分区域招商制度,各招商小组带着任务开展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专业化、分领域、多层次招商工作机制。一季度,该区各专业招商小组积极行动,结合各自责任领域和高新区主导产业,瞄准京津翼、苏浙沪、粤港澳等重点区域,先后谋划梳理项目信息资源43个,已实现有效对接20余个,形成多渠道、宽领域工作格局和人人有项目、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的浓厚招商氛围。
瞄定“制造业”,做强“产业链”。高新区瞄定市委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认真落实换道领跑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围绕构建“2+1”产业体系加大招商力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打造郑新一体化“排头兵”,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华兰河南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河南电池研究院等研发平台技术优势,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人才链。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先行先试优势,撬动社会资本和优质资源,持续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突出强链延链补链,推动形成更加完整、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