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
      

延津县加快推进 高标准农田建设

本报讯 谷雨过后,小麦灌浆。“滴滴滴”,一阵急促的响铃过后,王树正喊上老伴儿取来浇水遥控器,在家里看着电视就把自己承包的70余亩地完成了浇水保墒。

这一幕发生在延津县塔铺街道王厂村。延津县历史上“风沙、盐碱、内涝”三大自然灾害让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苦不堪言:“遍数诸郡县,最苦是延津”。王厂村是典型的沙土地,过去限于农田基础设施落后,浇不上水,漏水漏肥,小麦拔节期之后,几乎每周都要浇水,群众打趣说:“麦季是种一葫芦打两瓢!”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将王厂村、卢厂村8000亩耕地全部改造为“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高标准农田,地埋管网纵横交错,直达地头,还为群众配备了一键开关浇水遥控器,通过手机就可以远程操控浇水。王厂村村民王树正夫妇承包两块耕地共计10亩,过去浇地要提前占井,劳累几天,忙不过来。现在学会了手机操控,动动手指就把地浇了。去年秋后,他跟老伴儿又通过合作社承包了50亩耕地,轻松把地种,越干劲儿越足!“哎呀,党的政策好,现在开车开到地头儿都是水泥路,浇水也不用下地了。”提起高标准农田带来的改变,王树正笑得合不拢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延津县“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实际建设727850.17亩,其中,质量等级符合的573036.57亩,基本符合的41797.00亩,需要提质改造的113016.60亩。这些高标准农田的建立为国家粮食安全夯实基础,更为延津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

(刘先明)